2008年12月11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召开报告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展望”的专题报告。曹健林副部长主持报告会。
全球变化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国际社会的关注热点。徐冠华院士从国际科学界对全球变化的认识、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我国在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急需加强的几个科学问题等四个方面对全球变化问题作了生动的讲解。
徐冠华院士认为,我国经过20多年的积累,已经初步具备了全球变化的研究能力,取得了一系列被国际认可的学术成果,包括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中国东部等典型区域的古环境重建、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全球变化陆地样带研究、海-陆-气通量观测研究、全球变化的人类有序适应研究、气候系统模拟研究等。但我国全球变化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原始创新不足,缺乏突破性的基础研究成果;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范围大多局限在国内,缺乏全球尺度的研究;地学各学科之间交叉不够,全球观测与地球系统模拟的能力不足;缺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和政策的有机结合等等。
针对如何加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这一问题,徐冠华院士谈了他的看法。徐冠华院士指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应该立足中国的特点和优势,突出科学前沿,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重视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做单一学科的重复性工作,突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当前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如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相互影响机制、地球系统模式、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球观测数据同化与应用以及全球变化经济学等方面应加强研究力度。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徐冠华院士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最后,曹健林副部长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徐冠华院士对全球变化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报告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图文并茂,非常精彩。他表示,科技部将继续加强全球变化研究,加深对全球变化机理的科学认识,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