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近日召开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会议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总结甘肃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全省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议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甘肃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阶段性特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但产业化水平较低,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初步建立,但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自我统筹能力较弱;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但农民素质同劳务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滞后。总体上,甘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会议强调,新形势下推进甘肃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着力把握“三大战略”思想,坚持“一个基本思路”,实施“六大行动”,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扩大分子,逐步减少农民、缩小分母的基本思路,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草食畜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水平提高、强农惠农政策保障等“六大行动”,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指出,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2年,市州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市县区在破解二元结构上初见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进展,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确保总产达到21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跨上4000元台阶。第二步,到2020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条件全面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粮食省内动态平衡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在2012年的基础上接近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会议强调,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把握好这样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牢牢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个战略要求。一是要坚持把统筹城乡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壮大城乡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城市的带动力上;二是把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立足点,放在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上;三是要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入手,从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四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兰州、金昌、嘉峪关和有条件的市县区要率先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其他地方要从推进基本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入手,有重点、分步骤地加以推进。
第二,牢牢把握“扩大分子、缩小分母”这个战略思路。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扩大农村经济总量,又要逐步减少农民、减轻农村人口压力,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劳务输出始终是关系加快甘肃农村改革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第三,牢牢把握强化农业基础这一战略任务。要坚持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把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把改善生活条件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坚持反弹琵琶,把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同开发人力资源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第四,牢牢把握发展特色农业这一战略重点。要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坚持因地制宜,把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机统一起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和产业带。要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种养加一条龙的模式,努力形成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
第五,牢牢把握构筑现代产业体系这个战略方向。要依托现有的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加工、流通、储运等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并按照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紧密衔接的产业体系。
第六,牢牢把握制度建设和创新这个战略保障。按照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转变、统一经营向农户联合与合作转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破除二元结构,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会议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经常研究、经常部署、经常检查。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各级党委要由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农民群众把各项任务贯彻好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