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总结和交流经验,安排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规划实施工作。12月17日至18日,国家文物局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全国文物保护工程经验交流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主持。来自全国31个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分管文物维修保护工作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特邀专家,各文物保护工程甲级勘察设计、监理、一级施工单位的负责人,240余人参加了会议。
黄新初部长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严重损失。面对巨大灾难,我省文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主战场,努力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目前,我省灾后文物保护规划制定和项目论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其他各项工作也正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加快向前推进。全国文物保护工程经验交流会的召开,对进一步做好我省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和提高我省文物保护水平,必将起到积极有力的促进作用。黄新初高度评价了国家文物局和兄弟省市文物部门的全力支持和无私援助,并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他号召全省文物工作者,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振奋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灾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开创我省文物保护工作新局面。
单霁翔局长在会上作了题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物保护工程》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新时期文化遗产应该有自己的尊严;文化遗产事业应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惠及广大民众。同时,他对迅速展开文化遗产灾后抢救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全国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各资质单位进一步积极投入到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中,为抢救保护受损的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随后,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王琼、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文、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廖北远分别介绍了震后文物保护工作经验和相关工作;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代表技术援助的勘察设计单位,广西文保中心代表技术援助的施工单位做了发言。
会议期间,特邀专家,各文物保护工程甲级资质勘察设计、监理、一级施工单位的200余人,参观了正在抢救修缮的都江堰伏龙观、二王庙维修工地。
全国文物保护工程经验交流会在四川召开,既是对四川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它对推动四川下一步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将起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