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救捞发展思路研讨会于12月29日在上海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救捞体制改革5年来,救捞系统在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和保障航道畅通等方面体现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数据约为3800多亿元。以2007年测算,国家每投入1元产生的社会效益达245元。与会代表指出,中国特色救捞发展思路的实践成果,集中体现在救捞体制改革5年来所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就。
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说,救捞事业发展必须遵循“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原则。中国人历来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救捞的职责决定了救捞必须不断适应国家对应急救援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主动出击,主动迎接挑战,主动有所作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救捞系统提出“一个加强、三个适应”的工作思路,那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部党组做好“三个服务”的要求,坚持救捞“五个并重”,坚持走中国特色救捞发展之路,着力加强海上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能力建设,确保完成海上人命救助、环境救助和财产救助三大任务;适应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安全保障的需要,适应国家反恐和安全防范应急反应的需要,适应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紧急救援的需要,努力将中国救捞建设成为精干实用的国家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顾力 羊磊 赵国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