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吉林省强化支农政策措施 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31日   来源:吉林日报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吉林省财政厅坚持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切实强化支农政策措施,破解财政支农工作难题,突出“四个加快”,公共财政更多地向“三农”倾斜,为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加大资金投入和运用政策工具为重点,加快构建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在预算资金安排上,按照“存量适当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和“三个高于”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预计2008年省财政支持“三农”投入比上年增长39%左右,大大高于全省财政支出增幅。同时,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工具,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加大“三农”投入。通过财政借款、保值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和扭亏增盈,扶持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引进和利用国际农发基金、亚行、世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1.5亿美元。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加快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支持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筹措安排资金22.6亿元,重点支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建设能力规划的骨干引水、大型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项工程,启动实施了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节水、农机、科技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筹措安排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专项资金17.6亿元,完成退耕还林355万亩,启动了省级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筹措安排资金4亿元,运用财政贴息、补贴等方式,扶持农产品加工项目245个,引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大力支持畜牧业稳步发展,切实落实支持规模养殖、牧业小区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强制免疫以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补助等各项扶持政策。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今年共筹措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政策资金69.5亿元,比上年增加26.3亿元。积极支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春风工程”;积极加大财政扶贫开发力度,筹措拨付资金3.7亿元,比上年增加2467万元,重点支持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兴边富民行动。

    以支持解决涉农民生问题为根本,加快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紧扣农村民生诉求,将解决涉农民生问题作为今年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省级筹措落实资金5.4亿元,支持改造农村泥草房13万户,其中困难户4万户,户均40-60平方米。筹措拨付资金2.4亿元,解决了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二是省级筹措拨付农村低保资金3.7亿元,使年人均补助水平由360元提高到540元,有力地保障了全省80万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在全省12个市县开展了农村计划生育独女户夫妇养老保险试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筹措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7.1亿元,将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70元,资助参合农民1163万人。三是筹措安排资金10.67亿元,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吉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比原标准增加了1倍;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至430元和290元。筹措安排资金5957万元,支持吉林省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四是继续筹措安排2亿元,推进全省100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选择6个县(区)启动了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县级试点。

    以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为保障,加快提高财政支农工作水平。紧紧围绕提高支农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强化财政支农资金运行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在资金管理方面,推行了因素法、公式法等资金分配方式;在15个县(市)推进了以县为主、以农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主导产业和项目为平台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在项目管理方面,认真落实了专家评审、公示公告、招投标、政府采购和县级报账制等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在创新机制方面,在全省41个县市全面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参保农作物面积3149万亩,保险覆盖面达到了56.8%。(记者王子阳)

 
 
 相关链接
· 吉林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显活力
· 文物局专家组赴吉林集安考察高句丽时期的壁画墓
· 吉林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 吉林省出台办法:重金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 吉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 吉林省政府召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