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挑战 提高考核水平
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稳健科学发展
──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黄淑和
(二〇〇九年一月五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中央企业2008年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坚定信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全力做好2009年经营业绩考核工作,推动中央企业稳健科学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08年中央企业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2008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严峻考验。一年来,广大中央企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顽强拼搏,勇于探索,千方百计完成经营业绩目标,考核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央企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2008年,中央企业主要经受了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一是经受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重大考验。据估算,中央企业因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1300亿元,恢复重建需要投入2000亿元。面对两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中央企业顾全大局,在积极做好自救的同时,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关键时刻为我国战胜自然灾害发挥了国家队的重要作用。二是经受了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愈演愈烈,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破坏很大、波及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央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冶金、交通运输、化工、电力、汽车、旅游等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危机面前,中央企业沉着应对,表现出了国家队不畏艰难、勇于迎接挑战的良好精神风貌。三是经受了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重大考验。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中央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场馆建设和能源、通讯、交通、安保等方面的保障任务,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金牌服务,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四是经受了保增长、保稳定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急剧变化,中央企业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和生产调度,努力提高增长比率,努力保障市场供应和物价稳定。石油石化、电力企业在资源性价格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两大石油企业炼油板块承担了2000多亿元的政策性亏损,两大电网和五大发电企业由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不到位总共影响利润660亿元左右。中央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积极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二)中央企业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保业绩。
在确定2008年度考核目标时,尽管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初露端倪,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经发生,但是中央企业仍然坚持自我加压,上报的目标值总体高于往年。148户企业中,有140户企业上报的利润指标高于上年目标值,127户企业的考核目标值高于前三年平均值。面对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严重影响,广大中央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成全年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并在应对挑战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聚人心,齐心协力达目标。在挑战面前,中央企业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积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积极发挥广大员工的主人翁作用,共同为完成业绩考核目标而努力,表现出了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昂扬的奋斗精神。特别是东方电气、中国二重、攀钢集团、中国水电、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受灾严重的企业,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仍然围绕既定目标,千方百计抢进度、保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
──挖潜力,切实过好紧日子。中央企业眼睛向内,深入挖潜,向管理要效益。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中国华能等企业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行政费用支出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普遍压缩5-10%。中石化提出“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想方设法压缩成本,增收节支。武钢针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主动做出减薪计划,集团公司领导减薪50%,中层领导减薪30%,员工减薪不超过20%。南方电网、国电集团等企业大力推行集中采购,强化目标考核,推进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经营成本。
──拓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基层、深入客户,积极研究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加强市场营销,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兵器工业、中国电信、中国南车等企业大力推进集团化营销,创新营销方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努力扩大经营规模。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交集团、通用集团、国机集团等企业实施“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中船集团、船舶重工、兵器装备、宝钢集团、鞍钢集团、武钢集团等企业进一步优化业务和产品结构,将关键性资源和核心能力集中于优势产品和新产品发展上,不断发掘企业新的增长点。
──控风险,确保增强现金流。中央企业高度关注现金流动性和资金链安全,确保安全“过冬”。中电投、中国海油、中国二重、中建集团、港中旅等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创新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加快资金回笼,做好资金储备工作。中国石油、宝钢集团、招商局、华侨城、钢研科技等企业加大投资活动监控力度,严控投资规模,聚焦主业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中国五矿、中粮集团不赌市场、不押行情,严控库存和货款风险,实现收入利润指标双双快速增长。
──抓创新,不断增强竞争力。广大中央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夯实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军工、科研设计、电子、医药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平均技术投入比率在3%以上,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中核集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工业集团等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技术应用产业化项目,企业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中船集团、兵器装备、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东方电气、哈电集团、西电集团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瓶颈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品贡献率明显提高。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中央企业准备足,下手早,行动快,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成绩。2008年,预计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0%;上缴税金近1万亿元,增长近20%;如果不考虑电信行业收购重组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增加等因素,实现利润700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30 %左右,其中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将在50%以上;若再剔除两次自然灾害的影响及石化、发电企业等政策性亏损减利因素,实现利润总额将在1万亿元左右,与2007年基本持平。
(三)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工作在积极探索中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
过去一年,中央企业积极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不断探索业绩考核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业绩考核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创造了不少好经验。
一是强化“对标”考核,持续提升业绩水平。中央企业坚持通过“对标”找差距,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兵器工业、新兴铸管等企业将各单位的考核目标值与集团内同行业企业、中央企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引导下属企业逐步赶超先进单位,收到较好成效。国投集团将上年度行业优秀值或平均值,作为重点板块考核指标的基准值,促进了各子公司向行业优秀企业看齐。广核电集团每年都与全球34个国家的115个运营商、259台同类型核电机组进行对标。中电投对工程建设、生产成本、运营管理等,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对标管理,提高了考核工作精细化水平。
二是完善“短板”考核,持续改进薄弱环节。华能集团将防范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纳入业绩考核体系,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上海贝尔将内控体系建设与业绩考核工作挂钩,对企业内控薄弱环节实施了严格的考核管理。华润集团、招商局、中化集团始终将现金流量作为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关注现金流的持续改善和不断优化。水电集团、中煤科工集团将应收账款作为子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引导下属企业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控。中国铁建进一步强化成本费用责任管理,加大考核奖惩力度。
三是推进“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2008年自愿参加国资委EVA考核的企业由上年的87户提高到93户。大多数中央企业紧密结合实际,稳步推进企业内部EVA考核工作。中钢集团、兵器工业、华侨城、节能投资、中铁物资、中纺集团、中粮集团、水电顾问等企业在全集团范围内大力开展EVA专题培训,公司领导带头学习,增强了价值创造意识。鞍钢集团、武钢集团、中核集团、东方航空、国投集团、中冶集团、葛洲坝集团等企业逐步进行EVA试点,有序开展EVA测评工作,及时发现EVA考核中的薄弱环节,为全面推行EVA考核做好准备。中国电信、哈电集团、中国生物等企业已将EVA纳入任期考核。中国建筑、一汽集团、有色矿业等企业已将EVA纳入年度考核。航天科技集团将上市公司高管的绩效薪酬与EVA指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强化考核的价值导向。
四是探索“自主创新”考核,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绝大多数科研设计企业把科技投入增长率纳入到年度考核体系。钢研集团、电信科研院在业绩考核中增加了科技创新、专利创造和成果转化的考核内容,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航天科技、武钢集团、乐凯集团、中国中铁、武汉邮科院等企业将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新产品推进等纳入考核体系,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五是加强“节能减排”考核,持续提高节能降耗工作水平。中国石油、中国海油、鞍钢集团、武钢集团、国家电网、一汽集团、中国海运、神华集团等企业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逐级分解目标,严格考核奖惩。华能集团、中煤集团等企业把节能减排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否决指标,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节能减排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六是搞好“试点企业”考核,持续改进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考核的办法。国资委授权试点企业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考核,这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新探索。近年来,试点企业董事会按照国资委的部署和要求,大胆进行探索,依法对经理层加强考核,有效地维护了出资人利益。2008年17户试点企业按照国资委要求及时上报了测试评价目标。神华集团、农发集团、中国铁工、中国铁建、中交集团等企业在业绩考核体系设计上,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为基础,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既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特点,又较好地实现了与中央企业业绩考核整体工作的衔接。神华集团等企业不断完善考核目标确定机制,上报的测试评价目标实现“双高双超”。在制订考核办法、确定考核目标、核定考核结果过程中,试点企业董事会与国资委的沟通渠道基本形成,试点企业业绩考核工作程序逐步得到规范。
同志们,2008年我们接连经历了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中央企业发扬了敢挑重担、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和良好业绩向党和国家、全国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业绩考核系统的同志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有效考核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提高业绩考核工作水平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事实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是一支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在此,我代表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向中央企业担负业绩考核工作任务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尽管中央企业业绩考核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央企业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价值创造的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业绩考核的工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董事会的业绩考核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业绩考核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业绩考核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们仍需付出极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