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江苏省省长罗志军来到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淮安代表团,就苏北地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代表们一起专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罗志军指出,苏北地区要紧紧抓住整体纳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大区域统筹发展力度、加快苏北振兴的重大机遇,大力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加快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在保增长促发展中强化后发优势,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冯敏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解民,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方之焯参加审议。
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罗志军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好报告。孙蔚代表说,过去一年政府的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我们完全赞同这个报告。王亦农代表说,报告在朴实简练的表述中,总结了政府应对危机影响的成效,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童玉祥代表说,报告对今年形势分析把握十分准确,体现了危中求机、危中求进,增强了我们战胜可能遇到的更大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肖进方代表说,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任务,兼顾保增长与保民生,符合江苏发展的实际,有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为支撑,相信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实现。吉子俊、王海平、蔡莉、张国平等代表也作了发言。罗志军表示,大家的发言听了很受启发,对于修改完善报告,进一步做好今年以至更长时间的政府工作有很大帮助,我们将积极加以落实。
罗志军指出,去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苏北地区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显示出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推进苏北新一年的发展,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全面落实中央和江苏省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在保增长促发展中强化后发优势,不仅要成为江苏省抵御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减震器”和“缓冲带”,而且要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极”。
罗志军说,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扩大内需是重要着力点。加快铁路、港口、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新一轮发展中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要在坚持扩大有效投入的同时,实行严格的项目审批和审计监察制度,确保基础设施投资质量和效益,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坚持规划引导、科学论证、适度超前。以严谨科学的规划为龙头,慎重论证每一个实施项目,不具备条件不符合规划的绝不上马,努力做到不因眼前利益而损害长远发展。要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金实力,着眼全省布局,分清轻重缓急,优先发展急需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坚持创新思路、多方投入、提高效益。发挥体制机制优势,通过改革增加活力,以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益。(陆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