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贵州省2009年“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2009年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由省委督查室牵头,省政府督查室、省精神文明办、省整治办组成联合督查组,于6月25日至7月1日对我省“整脏治乱”和“满意在贵州”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暗访督查。
在“整脏治乱”方面,此次暗访督查主要是抽查高等级公路沿线部分市(州、地、县)和职能部门;部分高等级公路、国道、省道、进入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沿线收费站、加油站、服务区的环境及厕所卫生;部分车站、码头、市场等窗口单位环境卫生。重点查看省直有关部门工作落实情况,了解各级各部门在整治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满意在贵州”工作方面,主要是检查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情况。
连日来,督查组先后沿贵遵、贵毕、贵新、清黄等高速、高等级公路,对沿线加油站、生活服务区公厕和城镇市容市貌、车站、农贸市场、“一站式”服务窗口等上百个点进行了深入的现场暗访、实地督查。
督查组认为,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地各部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通过深入开展“整脏治乱”和“满意在贵州”活动,全省各地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好转,人们的文明意识明显增强,窗口服务行业便民利民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整脏治乱”和“满意在贵州”活动的推进,有力助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整脏治乱”和“满意在贵州”活动已深入人心,深得民心。但在督查中,也发现了部分农贸市场硬件落后、部分城镇公厕数量少、管理不到位,卫生状况较差;某些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缺岗较为严重、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本报今日第10版推出此次暗访督查的专题报道)。
督查组负责人强调,尽管整治成效明显,但任务依然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主攻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整脏治乱”和“满意在贵州”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形成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合力。要运用好此次暗访督查的成果,落实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完善工作成果,使之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李凯 白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