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天津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三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0日   来源:天津日报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1950年天津自行车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国产飞鸽牌自行车;1960年第十八研究所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个太阳电池;1973年天津市蔬菜研究所成功培育出“津研”黄瓜新品种;1997年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国内第一个进入FDA临床试验的心脑血管疾病中药;2000年天津力神公司建成国内首条全自动锂电池生产线;2005年建成国内最大的中空纤维膜生产基地;2007年诞生国内首例、世界第二例体细胞克隆波尔山羊;2008年国内首台超百万亿次曙光5000A高性能计算机下线。在一个甲子的沧桑巨变中,天津科技为中国创造、贡献了数百个第一,推出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据国家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天津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已连续7年居全国第三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由1993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9亿元,R&D经费占GDP比重由0.51%增加到2.37%,专利申请量从1850件增加到17425件,专利授权量由1698件增加到6621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97亿元增加到3444.4亿元;荣获国家科技奖项的科技成果数量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战略,2006年天津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围绕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出台了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企业研发经费抵扣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基础研究、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化等设立了资金。特别是九次党代会以来,设立了每年2亿元的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高层次人才、研发团队、重大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2008年又设立了2亿元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资金,大量引进产业发展、自主创新领域中的领军人才;并设立了一批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专门用于吸引国内外创业资本和机构来津发展。从2008年年初起,天津市部署实施了三批5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累计开发出世界上首台特巨型子午线轮胎一次法成型机、世界上挂网运行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超导限流器等重大创新产品195个。同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扶持822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投入财政性科技经费3.53亿元。2008年创造了30.5亿元销售收入,贡献了1.8亿元税收,创汇1.1亿美元。

    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的引领下,天津陆续建成了国家级软件、新能源、中药现代化、环保科技等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在航天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创意产业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技术企业集群;12家企业进入全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十强,力神电池、天士力中药、石油套管等位居行业第一;中空纤维膜、污水处理及回用装备、现代中药、无缝钢管、海水淡化装备等高技术产品输出到世界各国,拉动了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5亿元,科技服务业呈专业化集群发展格局。全市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1亿元,软件出口达到8亿美元。新能源产业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现代中药产业实现年产值90亿元。科技创新不断为天津市培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天津市的产业结构添加着成长快、水平高的高新技术元素,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市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新高质方向的优化升级。

    目前,天津已建成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主体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5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6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9个市级工程中心。一大批科技成果为中国载人航天、登月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会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滨海新区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研发机构,建成了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滨海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7%,成为自主创新产业化的高地。(记者 李夏 万红)

 
 
 相关链接
· 张德江:推动科技进步 提高事故防范应急救援能力
· 农业部:我国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50%
· 福建省煤电科技进步保安全 矿工井下工作变安心
· 新疆:科技进步成果显著 惠及天山南北各族群众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