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冬天点炉子,手都冻坏了,现在就没这个问题了。”这是棚改后刘桂琴的肺腑之言。
据介绍,辽源市民刘桂琴今年70多岁了,原来她家4口人一直住在不到6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夏天生火做饭,冬天烧炕取暖,拉煤、劈柴,这些繁重的家务活让年龄逐渐增大的老两口苦不堪言。去年,她家所在地块进行了棚改。老两口花了不到1万元就搬进了楼房里。煤矿棚户区改造中,施工单位直接完成了室内水、电、供暖管线的铺设,保证了贫困家庭可以直接入住。
改善民生历来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2007年以来,省政府每年提出的民生工程,件件有落实,年年有提高。
自去年下半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中央果断决策,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国家采取的这些政策、措施,既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又加快了改善民生的步伐。
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是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著名的文化产业龙头和科技文化高地。该项目理念超前、规模宏大、功能完备。待工程完工后,长春东南将擎起新的地标式建筑群。
其中心主体工程——综合馆,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光学馆等为一体,由省政府投资9.2亿元建设,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作为未来长春市的标志性建筑,综合馆造型风格极具特色。
2007年5月8日,省长韩长赋在奠基仪式上表示,一定要将长春科技文化中心建设成特色鲜明的“精品工程”,使其成为长春市体现时代特点的重要景观和标志性建筑,带动新城区的发展。
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是吉林省近年来前所未有的科技文化领域的重大公益项目。它是展示和弘扬吉林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场所,在文教、科普、旅游观光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9年10月1日,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综合馆主体工程落成。
近日,记者走进省孤儿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孩子们的一张张天真的笑脸。
记者采访到在孤儿学校工作了一辈子的刘志山老师。刘老师说,1956年9月6日,经省民政厅批准,在原有洮南吉林省儿童教养院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省孤儿学校。
53年过去了,孤儿已经陆续地奔赴祖国各地。省孤儿学校也不断得到改善,1980年11月,又迁址到长春市郊区大屯镇。为了最大限度地解决滞留社会的城乡孤儿入学难、就业难的实际问题,作为省政府2007年5大亮点工程之一,2007年4月18日孤儿学校新校区正式奠基。省孤儿学校新校区按照容纳2000名孤儿学生的标准进行设计,卫生所、文艺中心、体育馆等所有设施应有尽有,孩子们既可以快乐地学习,又可以快乐地生活。
除绿化外,今年9月,全部工程已完成。目前,孤儿学生已经搬到新校区开始新的生活。相信他们会渐渐适应新的环境,在社会的关爱下,幸福成长。
据省发改委副主任曹大卫介绍,涉及省发改委的民生工程,主要包括农村泥草房改造、煤矿棚户区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乡镇及农林牧场卫生院改造和农村扶贫开发。截至目前,煤矿棚户区改造已完成187.18万平方米,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已完工59所,农村泥草房改造已完成20万户,已经改造乡镇及农林牧场卫生院200所。(实习生 单思敬 记者 毕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