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重庆市政府召开会议,全面动员部署“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工作。市长黄奇帆出席会议。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市新增700多万亩森林,一年种下十年树。黄奇帆指出,今年,在推动森林工程的同时,要借助林业经济、林下经济让农民脱贫致富。
重庆发展的难度在“两翼”,重庆发展的困难在农民致富,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就一定能全面实现“314”总体目标
“重庆突破‘两翼’,把‘两翼’致富问题解决好,其战略意义的本质就在于城乡统筹。”黄奇帆说,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千方百计地加快增长极、经济中心的推进力度,也就是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另一条腿就是要抓住全面小康、城乡统筹要义,通过“两翼”的山区、库区更好发展,努力缩小差距。
黄奇帆强调,重庆发展的难度在“两翼”,重庆发展的困难在农民致富。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就一定能全面实现“314”总体目标。
目前,“两翼”地区有300多万农户,近1000万人。和主城、渝西地区一小时经济圈的经济要素、各种交通条件相比,“两翼”地区相对要弱,二、三产业发展相对困难。但它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林地资源占全市65%以上。
黄奇帆说,如果大山产生的资源,我们不能优惠配置、充分利用,就白白浪费了资源。如果我们乘势而为,大力发展“两翼”林下经济,在三年内户平增收万元,就找到了城乡统筹重要的突破口。
“两翼”农户万元增收面临五大困难
黄奇帆仔细分析了“两翼”增收面临的困难。
一是“两翼”农民素质不高。“两翼”地区农民成为我市外出务工的主力军,留在当地的几乎都是老幼病残和妇女,劳动力缺乏,技术水平低。
二是缺少林下经济拉动链条,龙头企业、合作社、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弱,农村龙头企业少、专业合作社比重低。
三是金融输出血液不足。目前银行主要是为城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工商经济服务,为农业服务的很少。
四是财政支持不足。现在对农村资金财政性投入有五个方面:对农村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帮困资金、农村农业科技投入资金、农业生产资金,但资金比较分散。
五是林业本身经营水平不高。我市每公顷速生林每年只能产4到5立方米可用材,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每公顷平均是20立方米,意大利为50立方米。我市的树种、培育方式比较低效,产出低。木材加工也很落后,产业发展层次低,利用率不高,自主开发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低。
解决问题,需要采取几条措施
面对当前的问题,黄奇帆认为,首先是进一步搞好“两翼”地区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的确权工作。这是农民积极性的根本。
其次是确保规划到位。希望每户都有万元增收计划,需要乡镇长一起努力帮助农户实现增收目标。
第三项措施就是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改革开放30年闯过的路证明,农民通过一定的流转制度,在所有权不变、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流转,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这条路是可行的。”黄奇帆强调,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拉动可把农民分散的产能聚集。
第四项措施是推进和发展服务体系。黄奇帆说,农科院、畜科院、西南大学所有和林业相关的科研人员都应该重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中的各种增收技术推广与发掘,提供一些技术服务,要更多地培养实用人才,对农民中的骨干进行培训。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从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同时整合国家和市级农业、林业、移民、商业、扶贫、农综、国土等项目资金,“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把分散的资金集中使用。
六是实行优惠的政策扶持。实行林业经济补贴、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补贴、龙头企业税收返还、龙头企业贷款担保贴息等。
到2012年,“两翼”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要实现万元增收目标
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在会上讲话。
他提出,要通过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确保“两翼”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全市平均水平,确保“两翼”农民与“一圈”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到2012年,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年均增加800元以上,达到6400元;二是“两翼”农户纯收入在2009年基础上户均增加1万元,达到25000元;三是“两翼”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农户,95%要实现万元增收目标。
马正其强调,“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全市要打的第三大战役。要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动员和引导广大农民进入工程建设的主战场,成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生力军。
他指出,要分户制订增收方案,因户施策,做到规划落实到户、项目定点到户、工作指导到户、培训服务到户,让每户都有一张明白卡。(记者 向婧 实习生 李林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