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公众与气象的“亲密接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20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数字玩味:代表着辉煌,更勉励着未来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 “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无独有偶。今年恰逢中央气象台成立60周年。

    60,当这样一个数字被标识在时间的长度与厚度上时,其所蕴含的价值便不言而喻。在气象科技展厅内,面对着多家媒体记者的提问时,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表示,如果气象部门能够精准预报并提前预警沙尘天气,将对百姓的健康和出行等带来多方面的好处。近年来,气象在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安全方面已做出很大的贡献。

    许小峰表示,近年来,气象在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安全方面已做出很大的贡献。

    在中央气象台观众场内,座无虚席。“对于气象部门,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每天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我们老百姓穿衣出行最重要了,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它怎么预报出来的?这次我可要好好了解一番”……带着这些长久以来盘旋于心的疑问,参观者聚精会神地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当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天气预报的工作流程、强对流天气、沙尘、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过程等情况时,参观者不时露出“原来是这样啊”的表情。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同志告诉记者:“通过今天的参观活动,我才发现原来气象工作不但意义重大,而且还特别辛苦。”

    今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也即将迎来自己的40周岁华诞。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展厅内,展板上气势恢宏地留下了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的脉络,同时气象卫星对于近年来热点天气事件的监测图也逐一体现。在“新鲜出炉”的3月20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监测图展板前,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北京市民刘女士感慨地对记者说:“怪不得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了,原来我国现在的气象卫星这么厉害。”

    一位与公众面对面“亲密接触”了一天的工作人员说:“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我们更加明白了日后气象工作努力践行的方向。他们的热情支持,给了我们更多的动力!”

来参观的不光有孩子和年轻人,很多老人更加关注气象

    科普宣传:公众对气象的关注与日俱增

    气象科技展厅,可谓是今天最“火爆”的福地。这里聚集了中国气象局各个业务单位的“精英”,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有锐意有为的新青年,他们共同组成了专家咨询组,并发放气象科普宣传材料。

    中午时分,两个戴眼镜的小学生走到专家咨询台前,说:“您好,我们就是想问问为什么今年春天北京气温这么低呢?”72岁的文育贤老先生,自己平时很注重健康养生。他说起气象如数家珍:“我从50年代就关注气象了。因为天气与中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天气积累的经验成为我养生的重要依据。今天过来这里,就是想和专家交流交流。”

    向公众进行气象科普宣传也是本次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的亮点之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袖珍精美的徽章、书签,到精心策划的报纸、杂志、书籍,再到角度各有侧重的问卷调查,共同点亮了本次科普宣传活动。由于人多桌子少,一些性急的气象爱好者竟然坐在地上以腿为桌,填写着问卷。气象出版社此次特意出版了一批适合孩子们的科普读物,将简单的科学常识蕴藏在童话寓言中。中关村第二小学的张佳宁一拿到这套丛书,便爱不释手。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是第一次参加气象活动,真是太有趣了。明年我还要来!”

    在巨大的公众参与热情的背后,凸显的是气象事业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产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气象科普宣传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台前,记者看到一些公众的问题多数与气候变化关系不大。一位国家气候中心的工作人员唏嘘地说,本以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会有所提高与加深。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已经接近尾声。通过这场气象与公众的“亲密接触”,我们和公众一样,收获很多。正如张佳宁小朋友所说:“我很期待明年!”作为气象工作者,我们同样期待着明年,后年,……

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郑国光与公众分享体会和感受

    3月20日,在世界气象日开放活动的这一天,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了国内多家媒体的采访,和公众一起分享他的体会与感受。

    在接受中国气象报记者采访时,郑国光表示,他今天也是作为一名普通公众来中国气象局各个业务单位进行参观。从最初的气象志愿者到成为一名光荣的气象工作者,今天又变身为一名普通公众。角色的不同意味着个中感受也不尽相同。他说:“和公众一起参观气象活动,最大的感受是气象工作的内涵越来越高,气象服务领域越来越宽,气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关心和喜爱。”提及三十年前“看云识天气”的情景,郑国光不禁感慨我国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

    面对着《新京报》等媒体记者提出的关于今日沙尘天气的问题时,郑国光笑着说,这首先说明我们前期的沙尘预报很准确。同时,今天公众将真正感受到恶劣的天气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

    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天气网等记者们的采访时,郑国光表示,今年气象日的主题“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60年”,可以更好地让气象工作者和公众回顾世界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所做出的贡献。巧的是,今年也恰好是中央气象台60周年纪念。通过中央气象台60年来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到中国气象事业为百姓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中国气象局一直致力于气象日的开放活动,各个业务单位今天向公众开放,可以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气象要素的监测、气象卫星的运行等情况,感受到气象工作者的艰辛,同时也可以提醒公众更好地利用气象信息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生产工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雅罗:中国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学习的典范
· 北京等地出现明显浮尘天气 气象专家提出5项建议
· 郑国光:迅速贯彻“两会”精神 做好各项气象服务
· 郑国光:进一步做好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各项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