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个月的文化部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圆满落幕。为了交流和总结巡演经验,进一步发挥文艺精品的示范作用,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推动我国舞台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11月16日上午,文化部在京举行了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全国巡演闭幕座谈会。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艺术司巡视员蔺永钧,艺术司副司长陶诚,参加巡演的18家艺术院团负责人及艺术家代表、有关省、市文化厅(局)负责人,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新浪网等媒体记者五十余人出席了会议。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主持了会议。
为了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导向,鼓励艺术院团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建立优秀保留剧目轮换上演制度,2009年,文化部首次开展了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选。从全国申报的1200余部1978年以后首演且近年来仍有较多演出、演出场次超过400场的作品中,评选出川剧《金子》等18部久演不衰、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品,授予“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称号。今年,为了扩大优秀作品的社会影响、让全国人民共享艺术发展的优秀成果,经周密论证,精心策划,文化部启动了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全国巡演活动。18家艺术院团悉数参加,演出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深入全国100多个城市,演出了419场,演出收入达1300多万元,观众人数超过40万人次,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文化系统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搜狐网、中国网等中央、地方媒体发布相关稿件230余篇,对巡演活动进行了连续、全面地报道。巡演期间,各地观众争相观看演出并纷纷发表感言,70多岁的遵义市民刘明亮在看完优秀保留剧目《长征组歌》在遵义的巡演后激动地说:“多少年没看到这么好的节目了,鼓舞人心啊!它重新唤起了我们心中的长征精神。”巡演多次出现电视转播、一票难求的喜人场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闭幕座谈会上,参演院团及艺术家代表首先发言。
山东省吕剧院、甘肃省歌舞剧院、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负责人在发言中回顾了此次参加巡演的经过和取得的反响,畅谈了巡演对本院团艺术创作、演出营销、艺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的可喜变化,表达了创作精品、服务大众的决心。他们希望,文化部多搞这样的活动,让基层院团受益,让百姓收益,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文化艺术发展成果。
董怀玉、李玉琴、王玉珍三位艺术家作为参加巡演的艺术家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山西省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话剧《立秋》中马洪翰的扮演者董怀玉,以在雪域高原演出《立秋》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巡演使艺术家受到的心灵的洗礼。福建省仙游县鲤声剧团《春草闯堂》主演李玉琴,讲述了巡演使莆仙戏这一古老剧种焕发生机,青年演员得到锻炼的感激之情。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刘宇宸代因故未能出席的该院原院长、《三打陶三春》原版主演王玉珍发言,表达了借巡演之际,复排作品、让青年演员勇挑重担,赢得观众认可的欣喜之情。
中国剧协名誉主席李默然、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先后发言,对巡演活动予以高度评价。李默然同志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地向文化工作提出了“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要求,巡演活动就是艺术院团、艺术工作者深入学习、深切思考、深刻理解全会精神,向党和人民交上的一份合格的答卷。仲呈祥同志说,这次巡演是文化部精心组织的一次文化自觉之举,一次文化自信之举,也是一次文化自强之举。政府应当旗帜鲜明地推出这种优秀的文艺作品,净化文化鉴赏环境,从而实现中华民族自觉地用文艺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姚欣同志说:优秀保留剧目的评选和巡演体现了舞台艺术发展的规律。这次巡演的优秀保留剧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坚持了正确的文艺方向,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其中体现的人民精神和传统美德,都是对时代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热情回应。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同志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文化部向参演院团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巡演的艺术家表示衷心的慰问和诚挚的敬意。他指出,参加巡演的艺术家队伍是一支吃苦耐劳、敢打硬仗、作风过硬的队伍,是一支德艺双馨的队伍。蔡武部长说,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评奖及巡演活动,是文化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国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文艺评奖机制的一次重大改进,对于发挥文艺作品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鼓励艺术院团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促进舞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增加中华民族当代文化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蔡武部长说,这次巡演也是文化主管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评奖和展演机制的新尝试。巡演以政府搭台、市场运作、让人民共享艺术发展的优秀成果为宗旨,有效调动了艺术院团和演出公司、剧场、院线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品牌效益,变事前资助为事后奖励,促使艺术院团积极承担市场风险,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今后的演出活动提供了有益经验。
蔡武部长对全国的艺术院团和艺术家们提出了五点希望。首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的优秀成果。全国艺术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服务人民大众。要真正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把舞台搭建到基层,在演出中实现艺术作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在实践中发挥好文艺作品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其次,要鼓励艺术创新,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怀有敬畏之心,又要有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勇气,不断焕发创作激情、增强原创能力。要把握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特点,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不断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引导和提升观众的审美趣味;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艺术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创新,推进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发展;在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中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要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大力推进艺术院团的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在艺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第三,要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艺术生产机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破除阻碍文化艺术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调动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要建立科学的艺术生产决策机制、演出机制和艺术评价机制,生产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后,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两年一届,第一年评奖,第二年巡演,作为一个制度坚持下去,并以此为契机,继续改进和完善文艺评奖的评选机制,发挥文艺评奖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第四,要加快培养艺术人才队伍,推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艺术事业的根本,舞台实践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和必由之路。培养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充分发挥艺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促进舞台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各级政府和艺术院团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用艺术事业留住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团结人才,用制度和法规管理人才,逐步形成各艺术门类艺术人才结构合理、人才辈出、青年艺术人才茁壮成长的良好局面。
第五,要精心组织、积极谋划、科学安排,推动优秀保留剧目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扩大优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董伟司长对座谈会进行总结。他指出:蔡武部长的讲话对于这次全国巡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全国的文艺院团和全体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要再接再厉,以此次巡演为新的起点,创造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