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位稳步提高 国际影响持续扩大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七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持续扩大。5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5位跃居世界第2位;货物出口额从世界第3位跃居第1位;外商直接投资从世界第4位跃居第2位,其他许多经济指标在国际上的排位也有显著进步。在这不平凡的5年里,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对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
(一)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十一五”前两年,中国经济分别增长12.7%和14.2%,增长势头强劲;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深度衰退,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较大冲击,但仍然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率,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0.3%。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力地带动了世界经济复苏。
表1:2006-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
单位:%
国家和地区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06-2010年平均增长率
|
世界总计
|
5.2
|
5.3
|
2.8
|
-0.6
|
5.0
|
3.5
|
美国
|
2.7
|
2.0
|
0.0
|
-2.6
|
2.8
|
0.9
|
欧元区
|
3.0
|
2.9
|
0.5
|
-4.1
|
1.8
|
0.8
|
日本
|
2.0
|
2.4
|
-1.2
|
-5.2
|
4.3
|
0.4
|
中国
|
12.7
|
14.2
|
9.6
|
9.2
|
10.3
|
11.2
|
中国香港
|
7.0
|
6.4
|
2.2
|
-2.8
|
6.0
|
3.7
|
韩国
|
5.2
|
5.1
|
2.3
|
0.2
|
6.1
|
3.7
|
新加坡
|
8.6
|
8.5
|
1.8
|
-1.3
|
15.0
|
6.4
|
南非
|
5.6
|
5.5
|
3.7
|
-1.8
|
2.8
|
3.1
|
印度
|
9.7
|
9.9
|
6.4
|
5.7
|
9.7
|
8.2
|
俄罗斯联邦
|
8.2
|
8.5
|
5.2
|
-7.9
|
3.7
|
3.4
|
巴西
|
4.0
|
6.1
|
5.1
|
-0.2
|
7.5
|
4.5
|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2010年统计公报》,其它国家2010年数据为IMF估计值。
(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2位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的位次从2005年的第5位提升到2006的第4位、2007年的第3位,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
表2:2005-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位次变化
年份
|
位次
|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
占世界比重(%)
|
相当美国的比例(%)
|
2005年
|
5
|
22569
|
5.0
|
17.9
|
2006年
|
4
|
27129
|
5.5
|
20.3
|
2007年
|
3
|
34942
|
6.3
|
24.9
|
2008年
|
3
|
45200
|
7.4
|
31.5
|
2009年
|
3
|
49847
|
8.6
|
35.3
|
2010年
|
2
|
58791
|
9.5
|
40.2
|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2010年,中国数据根据《2010年统计公报》计算得到,其它国家数据为IMF估计值。
二、人均国民总收入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大幅提高。据世界银行计算,2009年我国人均GNI达到3650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1.1倍,居世界第125位,比2005年前进了3位。
表3:2005年和2009年中国与世界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总收入比较
单位:美元
位次
|
2005年
|
2009年
|
国家和地区
|
人均国民总收入
|
国家和地区
|
人均国民总收入
|
|
世界
|
7011
|
世界
|
8728
|
1
|
卢森堡
|
58050
|
摩纳哥
|
203900
|
2
|
挪威
|
60890
|
列支敦士登
|
113210
|
3
|
瑞士
|
55320
|
挪威
|
84640
|
4
|
百慕大
|
①
|
卢森堡
|
76710
|
5
|
冰岛
|
48570
|
海峡群岛
|
68610
|
6
|
丹麦
|
48330
|
卡塔尔
|
①
|
7
|
美国
|
43560
|
百慕大
|
①
|
8
|
列支敦士登
|
①
|
瑞士
|
65430
|
9
|
爱尔兰
|
41140
|
丹麦
|
59060
|
10
|
瑞典
|
40910
|
科威特
|
43930
|
|
中国
|
1740(128)
|
中国
|
3650(125)
|
注:①无数据,近似排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GNI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从2005年的24.8%,提高到2009年的41.8%,5年内差距缩小了17个百分点。
图1:2005-2009年中国人均GNI及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其中粗钢、硬煤、水泥和化肥产量居世界第1位;发电量保持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原油产量居世界第4位,提高了1位。
表4:2005-200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
单位:万吨
工业
产品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产量
|
位次
|
产量
|
位次
|
产量
|
位次
|
产量
|
位次
|
产量
|
位次
|
粗钢
|
34806
|
1
|
42145
|
1
|
48701
|
1
|
49790
|
1
|
56640
|
1
|
硬煤
|
181069
|
1
|
205546
|
1
|
230675
|
1
|
258566
|
1
|
298399
|
1
|
原油
|
18068
|
5
|
18472
|
5
|
18671
|
5
|
19002
|
5
|
18960
|
4
|
发电量①
|
23974
|
2
|
27494
|
2
|
31806
|
2
|
33923
|
2
|
36213
|
2
|
水泥
|
106885
|
1
|
123677
|
1
|
135413
|
1
|
138286
|
1
|
163726
|
1
|
化肥
|
4149
|
1
|
4590
|
1
|
5129
|
1
|
5124
|
1
|
|
|
注:①亿千瓦小时。
资料来源:联合国数据库。
“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都继续增加,其中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和水果产量均稳居世界第1位;大豆和甘蔗产量分别稳居世界第4位和第3位;油菜籽产量2008年居世界第2位,其他年份均居世界第1位。
表5:2005-2009年我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
单位:万吨
农业产品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产量
|
位次
|
产量
|
位次
|
产量
|
位次
|
产量
|
位次
|
产量
|
位次
|
谷物
|
42937
|
1
|
45279
|
1
|
45781
|
1
|
48005
|
1
|
48368
|
1
|
肉类
|
7119
|
1
|
7269
|
1
|
7042
|
1
|
7451
|
1
|
7821
|
1
|
籽棉
|
1714
|
1
|
2024
|
1
|
2287
|
1
|
2250
|
1
|
2300
|
1
|
大豆
|
1635
|
4
|
1550
|
4
|
1273
|
4
|
1555
|
4
|
1450
|
4
|
花生
|
1440
|
1
|
1281
|
1
|
1308
|
1
|
1434
|
1
|
1334
|
1
|
油菜籽
|
1305
|
1
|
1097
|
1
|
1057
|
1
|
1210
|
2
|
1350
|
1
|
甘蔗
|
8758
|
3
|
9331
|
3
|
11373
|
3
|
12492
|
3
|
11375
|
3
|
茶叶
|
95
|
1
|
105
|
1
|
118
|
1
|
128
|
1
|
132
|
1
|
水果①
|
9040
|
1
|
9677
|
1
|
10243
|
1
|
10962
|
1
|
11414
|
1
|
注:①不包括瓜类。
资料来源:联合国FAO数据库。
四、货物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2位,服务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4位
(一)货物进出口总额上升至世界第2位
“十一五”期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尽管我国货物进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但占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1.1倍。200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了德国,跃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6.7%提高到8.8%。其中,货物出口额从世界第3位上升至世界第1位,占世界比重从2005年的7.3%提高到2009年的9.6%;货物进口额从世界第3位上升至第2位,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6.1%提高到2009年的7.9%。
表6:2005年和200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
单位:亿美元
位次
|
2005年
|
2009年
|
|
国家和地区
|
货物进出口总额
|
占世界比重(%)
|
国家和地区
|
货物进出口总额
|
占世界比重(%)
|
|
|
|
世界
|
213420
|
|
世界
|
251720
|
|
|
1
|
美国
|
26338
|
12.3
|
美国
|
26613
|
10.6
|
|
2
|
德国
|
17480
|
8.2
|
中国
|
22075
|
8.8
|
|
3
|
中国
|
14219
|
6.7
|
德国
|
20647
|
8.2
|
|
4
|
日本
|
11108
|
5.2
|
日本
|
11327
|
4.5
|
|
5
|
法国
|
9676
|
4.5
|
法国
|
10445
|
4.1
|
|
6
|
英国
|
8981
|
4.2
|
荷兰
|
9438
|
3.7
|
|
7
|
荷兰
|
7702
|
3.6
|
英国
|
8342
|
3.3
|
|
8
|
意大利
|
7579
|
3.6
|
意大利
|
8185
|
3.3
|
|
9
|
加拿大
|
6829
|
3.2
|
比利时
|
7218
|
2.9
|
|
10
|
比利时
|
6531
|
3.1
|
韩国
|
6866
|
2.7
|
|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二)服务贸易飞速发展,服务贸易总额上升至世界第4位
“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飞速发展,在世界的排位不断提高。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增速有所减缓,但服务贸易总额仍达2868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82.6%,居世界的位次从2005年第8位上升到第4位。
表7:2005年和2009年服务贸易总额居世界前十位国家比较
单位:亿美元
位次
|
2005年
|
2009年
|
国家和地区
|
服务贸易总额
|
占世界比重(%)
|
国家和地区
|
服务贸易总额
|
占世界比重(%)
|
|
世界
|
48519
|
100
|
世界
|
64928
|
100
|
1
|
美国
|
6422
|
13.2
|
美国
|
8045
|
12.4
|
2
|
德国
|
3700
|
7.6
|
德国
|
4797
|
7.4
|
3
|
英国
|
3624
|
7.5
|
英国
|
3942
|
6.1
|
4
|
法国
|
2273
|
4.7
|
中国
|
2868
|
4.4
|
5
|
日本
|
2244
|
4.6
|
日本
|
2728
|
4.2
|
6
|
意大利
|
1765
|
3.6
|
法国
|
2689
|
4.1
|
7
|
西班牙
|
1606
|
3.3
|
意大利
|
2158
|
3.3
|
8
|
中国
|
1571
|
3.2
|
西班牙
|
2086
|
3.2
|
9
|
荷兰
|
1506
|
3.1
|
爱尔兰
|
2002
|
3.1
|
10
|
爱尔兰
|
1308
|
2.7
|
荷兰
|
1756
|
2.7
|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
五、外商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2位,对外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5位
(一)外商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2位
2010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为1057亿美元,居世界的位次从2005年的第4位提高到第2位,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7.3%提高到9.4%,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资国之一。
表8:2005-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十位国家(地区)比较
单位:亿美元
位次
|
2005年
|
2006年
|
2009年
|
2010年
|
国家和
地区
|
外商直
接投资
|
国家和
地区
|
外商直接投资
|
国家和
地区
|
外商直接投资
|
国家和
地区
|
外商直接投资
|
|
世界
|
9858
|
世界
|
14591
|
世界
|
11142
|
世界
|
11220
|
1
|
英国
|
1760
|
美国
|
2371
|
美国
|
1299
|
美国
|
1961
|
2
|
美国
|
1048
|
英国
|
1562
|
中国
|
900
|
中国
|
1057
|
3
|
法国
|
850
|
法国
|
719
|
法国
|
596
|
香港
|
626
|
4
|
中国
|
603
|
中国
|
630
|
中国香港
|
484
|
法国
|
574
|
5
|
荷兰
|
478
|
加拿大
|
598
|
英国
|
457
|
比利时
|
505
|
6
|
德国
|
474
|
比利时
|
589
|
俄罗斯
|
387
|
英国
|
462
|
7
|
比利时
|
344
|
德国
|
556
|
德国
|
356
|
俄罗斯
|
397
|
8
|
中国香港
|
336
|
中国香港
|
451
|
印度
|
346
|
德国
|
374
|
9
|
加拿大
|
257
|
意大利
|
392
|
比利时
|
338
|
新加坡
|
344
|
10
|
西班牙
|
250
|
卢森堡
|
318
|
意大利
|
305
|
巴西
|
302
|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2010年数据为估计值。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2010年统计公报》。
(二)对外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5位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9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8倍,居世界的位次从2005年的第18位大幅上升到2009年的第5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1.4%提高到2009年的5.1%。
表9:2005-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十位国家(地区)比较
单位:亿美元
位次
|
2005年
|
2006年
|
2008年
|
2009年
|
国家和
地区
|
对外直接投资
|
国家和
地区
|
对外直接投资
|
国家和
地区
|
对外直接投资
|
国家和
地区
|
对外直接投资
|
|
世界
|
8931
|
世界
|
14106
|
世界
|
19288
|
世界
|
11010
|
1
|
荷兰
|
1318
|
美国
|
2242
|
美国
|
3305
|
美国
|
2481
|
2
|
法国
|
1150
|
德国
|
1187
|
法国
|
1611
|
法国
|
1472
|
3
|
英国
|
808
|
法国
|
1107
|
英国
|
1611
|
日本
|
747
|
4
|
德国
|
759
|
西班牙
|
1042
|
德国
|
1346
|
德国
|
627
|
5
|
瑞士
|
511
|
英国
|
863
|
比利时
|
1300
|
中国
|
565
|
6
|
日本
|
458
|
瑞士
|
758
|
日本
|
1280
|
中国香港
|
523
|
7
|
西班牙
|
418
|
荷兰
|
650
|
加拿大
|
808
|
俄罗斯
|
461
|
8
|
意大利
|
418
|
比利时
|
507
|
西班牙
|
749
|
意大利
|
439
|
9
|
比利时
|
327
|
日本
|
503
|
匈牙利
|
598
|
加拿大
|
388
|
10
|
加拿大
|
275
|
中国香港
|
450
|
俄罗斯
|
561
|
挪威
|
342
|
|
中国
|
123(18)
|
中国
|
176(20)
|
中国
|
559(11)
|
|
|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括号内为当年位次。中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六、国际旅游规模持续扩大
(一)国际出入境旅游人数持续增加
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为5739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85%,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为5566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8.9%。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居世界第5位,比2005年提高1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3.4%提高到4.5%;2008年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居世界第4位,占世界总量的5.7%。
表10:国际出入境旅游人数居世界前十位国家(地区)比较
单位:万人次
位次
|
出境旅游人数
|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
|
国家和
地区
|
2005年
|
国家和
地区
|
2008年
|
国家和
地区
|
2005年
|
国家和
地区
|
2008年
|
|
世界
|
91745
|
世界
|
102706
|
世界
|
80952
|
世界
|
92785
|
1
|
德国
|
7740
|
中国香港
|
8191
|
法国
|
7499
|
法国
|
7845
|
2
|
中国香港
|
7230
|
德国
|
7300
|
西班牙
|
5591
|
美国
|
5794
|
3
|
英国
|
6649
|
英国
|
6901
|
美国
|
4921
|
西班牙
|
5732
|
4
|
美国
|
6350
|
美国
|
6355
|
中国
|
4681
|
中国
|
5305
|
5
|
波兰
|
4084
|
中国
|
4584
|
意大利
|
3651
|
意大利
|
4273
|
6
|
中国
|
3103
|
俄罗斯
|
3654
|
英国
|
2804
|
英国
|
3014
|
7
|
俄罗斯
|
2842
|
意大利
|
2828
|
俄罗斯
|
2220
|
乌克兰
|
2545
|
8
|
法国
|
2480
|
加拿大
|
2704
|
墨西哥
|
2192
|
土耳其
|
2499
|
9
|
意大利
|
2480
|
法国
|
2335
|
德国
|
2150
|
德国
|
2488
|
10
|
斯洛伐克
|
2241
|
荷兰
|
1846
|
土耳其
|
2027
|
俄罗斯
|
2368
|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二)国际旅游收支占世界比重稳步增长
2010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为45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4%。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占世界总收入的3.9%,居世界第7位;中国国际旅游支出占世界总支出的4%,居世界位次从2005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5位。
表11:国际旅游收入与支出居世界前十位国家(地区)比较
单位:亿美元
位次
|
国际旅游收入
|
国际旅游支出
|
国家和
地区
|
2005年
|
国家和
地区
|
2008年
|
国家和
地区
|
2005年
|
国家和
地区
|
2008年
|
|
世界
|
8286
|
世界
|
11400
|
世界
|
7644
|
世界
|
10288
|
1
|
美国
|
1230
|
美国
|
1665
|
美国
|
995
|
美国
|
1180
|
2
|
西班牙
|
531
|
西班牙
|
702
|
德国
|
822
|
德国
|
1034
|
3
|
法国
|
522
|
法国
|
668
|
英国
|
730
|
英国
|
842
|
4
|
英国
|
394
|
德国
|
512
|
日本
|
481
|
法国
|
521
|
5
|
意大利
|
384
|
意大利
|
488
|
法国
|
375
|
中国
|
410
|
6
|
德国
|
382
|
英国
|
453
|
意大利
|
268
|
日本
|
390
|
7
|
中国
|
318
|
中国
|
441
|
中国
|
247
|
意大利
|
377
|
8
|
澳大利亚
|
226
|
澳大利亚
|
285
|
加拿大
|
227
|
加拿大
|
340
|
9
|
土耳其
|
197
|
土耳其
|
250
|
西班牙
|
184
|
俄罗斯
|
281
|
10
|
奥地利
|
185
|
奥地利
|
243
|
俄罗斯
|
183
|
西班牙
|
268
|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七、人文发展指数持续提高,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测算,2010年中国人文发展指数(HDI)为0.66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0.624)和中等国家水平(0.592),在169个国家中居89位,比2005年提高8位。
表12:人文发展指数居世界前十位国家(地区)比较
国家
|
2005年
|
2010年
|
位次
|
HDI
|
位次
|
HDI
|
挪威
|
1
|
0.932
|
1
|
0.938
|
澳大利亚
|
2
|
0.925
|
2
|
0.937
|
新西兰
|
3
|
0.896
|
3
|
0.907
|
美国
|
4
|
0.895
|
4
|
0.902
|
爱尔兰
|
5
|
0.886
|
5
|
0.895
|
列支敦士登
|
11
|
0.875
|
6
|
0.891
|
荷兰
|
10
|
0.877
|
7
|
0.890
|
加拿大
|
8
|
0.880
|
8
|
0.888
|
瑞典
|
6
|
0.883
|
9
|
0.885
|
德国
|
9
|
0.878
|
10
|
0.885
|
中国
|
97
|
0.616
|
89
|
0.663
|
资料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报告》2010年。
“十一五”期间,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我国享有清洁引用水源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9%,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88%);中国享有卫生设施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5%,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57%)。
八、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中国在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教育培训、商品市场效率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都有了显著增强。据世界经济论坛《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测算,中国国际竞争力在1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7位,而2005年在被评估的117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排名第49位。
(二)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大幅增加
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中国(包括中国台湾)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从2005年的23家增加到2009年的54家,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入世界前10强。中国(包括中国台湾)进入500强企业的利润总额占世界比重从2005年的3.7%提高到2009年13.5%。
表13:拥有世界500强企业的前十位国家比较
位次
|
2005年
|
2009年
|
国家
|
企业数(家)
|
营业额(亿美元)
|
利润额(亿美元)
|
国家
|
企业数(家)
|
营业额(亿美元)
|
利润额(亿美元)
|
|
世界
|
498
|
188244
|
12087
|
世界
|
500
|
230851
|
9605
|
1
|
美国
|
170
|
68169
|
4561
|
美国
|
140
|
69945
|
2723
|
2
|
日本
|
70
|
23284
|
1074
|
日本
|
71
|
29416
|
576
|
3
|
法国
|
38
|
16150
|
977
|
中国②
|
54
|
21548
|
1297
|
4
|
英国
|
38
|
15553
|
848
|
法国
|
39
|
20859
|
644
|
5
|
德国
|
35
|
16500
|
671
|
德国
|
37
|
18803
|
299
|
6
|
中国①
|
23
|
6802
|
448
|
英国
|
29
|
15562
|
993
|
7
|
加拿大
|
14
|
2685
|
198
|
荷兰
|
12
|
7834
|
167
|
8
|
荷兰
|
14
|
8217
|
589
|
瑞士
|
12
|
4983
|
382
|
9
|
韩国
|
12
|
4024
|
227
|
加拿大
|
11
|
2730
|
136
|
10
|
瑞士
|
12
|
4814
|
413
|
意大利
|
11
|
6467
|
250
|
注:①包括3家中国台湾企业,②包括8家中国台湾企业。
资料来源:美国《财富》杂志。
(三)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得到提高2010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第三大股东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也批准了“份额和执行董事会”的改革方案,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4%,投票权升至第3位,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仅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