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天里,如果要探寻全省广大干部的足迹,那么请到荆楚大地广袤的农村去。
一场轰轰烈烈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正在楚山汉水间展开。
3月6日开始,仅仅4天时间,全省75100多名干部就迅速进村入户,联系群众,开展宣传政策、走访民情、兴办实事等工作。
这是一支农村政策的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为民办事的突击队。
省委领导称,这项活动不是一件单纯的工作安排,也不是形式,是省委、省政府将其作为开局之年聚内气、连民心、提精神、鼓干劲、促发展的“重大举措”来谋划,作为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生命工程”来动议,作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培养锻炼干部的“强训基地”来部署,作为广大党员干部知“三农”、懂“三农”、爱“三农”、促“三农”的“情感之旅”来安排,作为推动湖北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固基工程”来推进。“万名干部”就是第一旗帜,“进万村入万户”就是第一行动,“全覆盖”就是第一要求,“访民情”就是第一内容,“增感情”就是第一目的!
一个月以来,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工作队已走访450多万农户,入户率达到50%左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湖北调研期间,对湖北省开展“三万”活动的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也作了重要批示。
领导带头,饱含深情,扑下身子,奔向基层农村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上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湖北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精神?立足中部农业大省省情,以加强群众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从谋划“三农”、服务“三农”、发展“三农”入手,来寻找路径,寻求方法,寻思良策。李鸿忠同志任省委书记伊始,下乡调研第一站就选择来到大别山革命老区,于瑞雪初降的2010年12月15日,怀着崇敬之情、爱民之心,访贫问苦,了解民情,并提出干部要经常下去,关心关爱困难群众。
2011年1月27日,李鸿忠同志在湖北日报署名发表了题为《春节前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的文章,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提出干部要多到基层去。3月1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时,李鸿忠同志又着重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省长王国生对加强群众工作、开展好“三万”活动也高度关注,亲自过问、安排、部署。
群众工作,是关系着党发展的“生命工程”;群众冷暖,牵挂着省委、省政府的心;农情民情,更触动着决策者的情。
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省委常委会进行了讨论研究,写进了2011年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2月25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通知》;2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正式拉开序幕。
全国两会后,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深入到大别山革命老区、武陵山区,前往高山上的农户访民情。省里“四大家”领导分别带头到最边远、最贫困地区的农村,去看望群众、走访农户。
领导的足音激励着干部群众的心,全省上下迅速响应。
大批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高山平原,库区林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堂屋宅院,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他们下到村里研究农村问题,来到田间研究农业问题,走进农户研究农民问题;他们与农村乡亲们齐坐一条板凳,促膝谈心,问需问计,共商发展,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听民声、解民忧、化民怨、集民智;他们努力融入基层、联系农村、服务农业、亲近农民、增进感情!
省委老干部局工作队在仙桃市杨林尾镇代桥村走访贫困户金志详,工作队队长周辉义直接坐到门口的台阶上,跟主人攀谈起来,村里人见了都说“一点也没有省里干部的架子”。
革命老区黄冈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到偏远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矛盾突出的村去,到生活困难的群众中去。恩施州委书记肖旭明深入到与湖南交界的海拔1400米的来凤县的3个村,看望单亲家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群众和抗美援朝老战士。阳春三月,巴东县委书记李洪敏来到海拔1200多米、仍是白雪皑皑的茶店子镇阡山村仅8户人家的村落,进行访民情。秭归县县长罗联峰帮农户背了一上午猪粪,体验农活不怕脏、不叫累。
省直机关部门动起来了,各市州县忙起来了,春耕春播的田野上,寂静的山沟里,“热”起来了。
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同在
这次“三万”活动,面很宽、范围广、人数多。省领导要求把这项活动打造成“民心满意工程”,确保取得实效。
科学的工作方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经过多回合、多层面、多方面征求意见及修改完善,制定并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活动工作方案。《活动总体方案》及《活动考评工作方案》、《检查督办方案》、《下派干部工作纪律要求》、《宣传方案》、《问卷调查方案》、《专题调研参考提纲》、《专题调研提纲及责任分工》等文件,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安排部署,印发各地各工作组执行。省直各单位,各市州、县(市、区)按照《活动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
为把活动抓好、抓实、抓细,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履行组织协调、业务指导、活动宣传、检查督办等作用,多次组织召开市州活动办公室主任、省直工作组片长会议,加强工作对接,把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落实下去,推动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省活动办公室派出检查督办组,对各地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
省活动办公室以《工作简报》、《参阅件》,对各地活动的好经验、好措施、好民情日志等进行刊发;省政府门户网站、荆楚网、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湖北广播电台开辟了“万名干部进村入户”、“三万行动——脚印农家”专栏或专版,并以消息、评论、特写、专题、访谈等,进行了宣传,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
分级对下派干部进行培训,对来自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及企业院校的干部,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把握活动要求安排、农村相关政策、农村民意调查、群众工作方法等。统计部门分层级对问卷调查业务骨干及工作组成员进行了指导培训。
同时严明工作纪律,即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包括土特产),不准抹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
省纪委、监察厅牵头,组织省直4个检查督办组,分赴各地对省直和部分市州工作组人员到位和前期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各市州县也分别对本级工作组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办。
村有村的实情,户有户的实际,千村万户千差万别;各县各市状况不同,平原山区特征迥异,十市百县情形不一;每个工作组所在单位不一,各自职能和优势特长也存在差异。一些地方和部门既按照省里的统一“战略部署”,完成“规定任务”,还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方法,做好“自选动作”。
襄阳市在活动中做到“十个一”进农家:带着一套行李、一个活动方案、一本工作手册、一份民情调查表、一份政策一览表、一本学习资料、一份政策宣讲提纲、一张爱心联系卡、一封活动公开信、一本民情日记簿进农家,统一标准,严格要求,推进活动取得实效。荆门市用“三送”(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暖民心、用“三访”(访民情、访民忧、访民愿)察民情、用“三帮”(帮定规划、帮抓项目、帮解困难)解民忧。
省委政法委工作方案将活动细化成8个阶段;省卫生厅在实施方案中提出6项举措,拟定了六大任务;省旅游局将工作计划具体到每一天,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目前,活动正扎实有序推进,党的优良作风、政府的温暖关怀、党员的真情实意、干部的音容足迹,“印”到了荆楚农村千家万户,“刻”在了湖北农村寻常百姓的心坎上。(记者 沈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