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贾治邦:开创我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履约工作新局面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11日   来源:林业局网站

    4月8日,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以履约30周年为契机,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履约工作新局面。

    会议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主持。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危朝安、《公约》秘书长约翰·斯甘伦等出席座谈会。

    贾治邦指出,30年来,中国林业部门作为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主管部门和履行《公约》的管理协调部门,为全面履行《公约》、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作出了不懈努力。通过长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和森林保护,特别是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重点建设工程,我国森林资源快速增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林业系统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035处,总面积1.23亿公顷,还设立了各种类型保护小区5万多处,总面积150多万公顷,使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和重点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我国坚持积极开展人工繁殖抢救工作,建立野生动物救护繁殖基地431处,收集360多种12600多份濒危野生动物基因样本,突破了大熊猫、朱鹮、扬子鳄、野马等濒危物种人工繁育技术难题,建立了以种质资源中心、植物园、树木园相结合的450多处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基地,朱鹮、大熊猫、扬子鳄、麋鹿、野马放归工作进展顺利,濒危物种拯救取得显著成效。

    贾治邦说,今后,林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开展大熊猫、藏羚羊、苏铁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拯救工作,推动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事业迈上新台阶。国家林业局将进一步发挥管理协调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与各部门的合作机制,促进履约工作在资源管理、贸易监管、执法合作、资金支持、法制保障等方面更加协调有序、形成合力,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公约》知识。同时,积极参与《公约》及相关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充分表达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方面的诉求,争取国际合作空间,推动《公约》向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研究解决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危朝安说,农业部大力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及国内履约工作,在全国建立了水生生物保护区200多处,积极开展中华鲟等濒危水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和人工增殖放流,加大执法力度并建立了10多个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成立了长江豚类保护网络和全国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严格水生野生动物进出口审批及国内管理,使我国部分水生生物濒危加剧的趋势得到缓解。

    海关总署监管司司长郝崇福在座谈上介绍了海关履约执法工作情况。30年来,海关累计侦办走私濒危物种刑事案件731起,抓获走私犯罪嫌疑人1148名,查获各类珍贵动物活体及制品共计14.63万个,各种珍稀植物2.03万株、制品178.6吨,侦办违规携带濒危物种进出境行政案件3万余起。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负责人介绍了协会在履约中所做的工作。

    中国政府于1981年4月8日正式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并成立了专门的履约管理和科学机构,现已形成林业、农业主管部门审批、科学机构咨询评估、管理机构核发证书、海关查验放行的贸易监管体系,及以《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为核心的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和履约法律法规体系。从2000年至2010年,中国连任公约常委会副主席国和亚洲地区代表。 

 
 
 相关链接
·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会召开
· 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生存状况改善 种群稳中有升
· 综述:中国全力保护老虎 力争恢复野生种群
· 广西梧州水产部门建设人工鱼巢增殖江河野生鱼类
· 我国野生东北虎保护面临人虎冲突矛盾等四大短板
· 林业局:我国正在编制"中国野生虎种群恢复计划"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