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村通工程”7年来累计投资17亿元
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
5月17日是第四十三届世界电信与信息社会日,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为“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记者从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海南7年累计投资17个亿建设海南“村通工程”,使海南农村从原来的通信不畅、信息闭塞,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再到“电子农民”、网上卖菜,给海南广大农村带来了喜人变化。
“村通工程”即“村村通电话工程”的简称,是一项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普遍服务的划时代工程。我国提出将在“十一五”末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基本目标。2004年初,海南在未被国家列入村通工程试点省份情况下,省通信管理局和海南电信、海南移动、海南联通等本地电信运营企业就自行组织开展了“村通工程”。短短两年时间,海南三大电信运营商就克服了重重困难,实现了行政村100%通电话,乡镇100%通互联网的目标。
2006年7月23日,海南联通公司投资200万元兴建的“山顶”和“南美”基站正式开通运行,为信息闭塞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和村架起了通往外界的“天路”。这个偏僻小山村告别了不通电话的历史,从此村民们再也不用为了打个电话爬上几百米高的山顶了。
牙和村也成为海南最后一个开通电话的行政村,标志着海南“村通工程”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实现100%通电话。“深山无固话、手机无信号”成为历史。
在解决农民打电话难的基础上,海南“村通工程”又将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和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作为新的目标:为农村普及宽带、在乡村建信息站、为农村党员开设远程教育网、为农民量身设计农村信息服务平台……
文昌市会文镇冯家村70岁的李大爷经常在家里跟远在新加坡的女儿视频聊天。李大爷家是养虾专业户,以前在养虾过程中常常碰到难题却不知该问谁,自从村里拉了宽带,再碰到难题,就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而且通过网络实时了解虾苗与成虾的市场行情后,虾也卖得更好了。现在,全村200多户人家,有一半人家都经常上网。
一周前,屯昌县枫木镇枫绿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们更是走到了农村信息化的最前端,“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田头监管3G系统”在这里正式运用。有了这个系统,农民可以第一时间将病虫害描述和照片发送到中央平台,由中央平台的专家开出专业治疗处方;农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向信息员和农户提供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培训资讯;贴有标签的瓜菜上市后,利用二维码溯源体系,消费者和商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拍码或在海南农业信息网轻松查到产品生产信息,确保海南冬季瓜菜的质量安全溯源……
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付红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省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电话比率、乡镇通宽带的比率达100%,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84.5%,各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更是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杨春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