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采用共建互助模式,重点争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加入见习基地。建立健全表彰激励和淘汰机制,对全市20家优秀见习基地进行表彰奖励,长安汽车、大坪医院等3家单位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示范见习基地。截至目前,全市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达495家,提供见习岗位达4.2万个以上。
二是落实就业见习基地补贴。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补贴标准提高,由每月不低于500元提高到不低于800元。健全见习专项资金“一调查、两公示、四比对”实名制使用制度,即电话调查,补贴发放前和发放后两次在重庆大学生就业网进行公示,对学历户籍比对、人员重复比对、就业协议比对、参保记录比对。截至目前,全市组织25423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活动,14640名高校毕业生留用就业,留用就业率达58%。
三是规范就业见习基地管理。积极协助就业见习基地制定带教制度,加强见习过程管理。做好见习期结束后就业推荐、就业培训等后续配套服务。对全市见习基地开展见习信息系统培训工作,推行见习实名制管理。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发放一封公开信、赠送一本服务指南、现场和网络填报一张登记表、公开一个服务承诺、开展一次见习直通服务。累计发放近2万本见习服务指南,收到2.6万人填报就业见习登记表。
四是强化就业见习基地服务。举办实效多样见习活动,帮助见习基地和毕业生对接。联合招聘周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两年来共组织开展以就业见习为专题的网络招聘12场次,现场面试洽谈28场次,帮助256家见习基地招聘8127名毕业生参加见习活动。与中国联通公司重庆分公司共同设立116114就业服务专线,动态实时有效见习岗位信息达3000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