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14日从甘肃省食药监局获悉,甘肃历时2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显著,2年来,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打击制售假药、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及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同时将医疗器械专项整治和农村药品市场监管也列为专项整治重点工作,全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趋好。
2009年下半年,国家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甘肃成立了由分管省长为组长,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工商、工信、通信、物价、邮政等8个部门为成员的全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药品安全纳入政府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统一考核,在药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了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对基本药物实行电子监管。同时,建立了植入性医疗器械、无菌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生产企业巡查制度,全省共查处违法违规单位192家,注销73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与此同时,还组织开展了违法违规网站清理整顿工作,严把邮寄药品收寄关和运输关,兰州等市州食药监局还成立了公安特派室,深挖制售假劣药品的犯罪网络,强力整治非药品仿冒药品等顽症。2年来,全省共查处相关案件6534件,罚没款934万元,取缔无证经营户109户,查处邮寄假劣药品案件35件,先后有6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药品广告实行监测处罚并重,2年来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81件,撤销违法广告文号5件,强制停售违法广告品种14个。(记者宜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