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3日,辽宁在大连长兴岛首次启动无人机航空海域监测项目,并进行试点航拍。今后辽宁将对全省海域、海岛开展全方位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利用新技术手段对全省15万多平方公里海域和506个近海海岛实施全面监控,确保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此,省海洋与渔业厅已经立项,明年拟投资1000万元推进此项目实施。
无人机作为一种飞行遥感平台,具有机动灵活、易于起降、可云下飞行、低空大比例尺制图、小区域高分辨率等技术优势,其所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海域动态监管、海洋环境监测、资源保护等工作中用途广泛,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辽宁地处东北亚地区中心位置,是我国万里海疆的最北端,大陆海岸线全长约2200公里,岛屿岸线长约650公里,海域面积约15.02万平方公里,近海分布大小岛屿506个,岛屿面积约187平方公里。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辽宁对海洋资源的刚性需求上升,海域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为顺应海洋经济发展规律,启动海域无人机航空监测项目将逐步推进辽宁海域、海岛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数字化的实时监控。
据介绍,省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中心拟在陆地监测基础上,逐步开展无人机航空监测、海上执法船监测,促进全省海域规范科学管理,尤其能够对一些难以实地监测或用海面积较大的区域规划用海项目进行有效监控,减少违法违规用海现象的发生。此外,无人机航空监测还将为辽宁海洋功能区划、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届时,辽宁各级海洋主管部门的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