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吉林省长王儒林主持召开省政府2011年第16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拟提交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精神、实施国家“节水增粮行动”意见、工业集中区晋升省级开发区等工作。
会议强调,省政府向省人代会报告工作,是一项法定职责。起草好《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总结2011年工作,正确分析把握新的形势,明确2012年各项目标任务措施非常重要。要认真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继续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集中各方面智慧,共同努力,形成一个求真务实、高质量的报告。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拟提交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下一步要按照规定程序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对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合理确定吉林省扶贫标准,启动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加大投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构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吉林省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意见、《吉林省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决定提交省委常委会讨论。
会议强调,“三农”工作始终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重点部署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任务措施。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对包括吉林省在内13个粮食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省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表扬。
吉林省有14个县、14名农业科技人员、17名种粮售粮大户和4名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产粮大县榆树市作了典型经验介绍。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保供给、增收入、惠民生,加大统筹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夯实基础设施,着力深化改革,努力确保粮食生产获得好收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步伐。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吉林省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精神的意见,决定提交省委常委会讨论。
会议指出,国家决定,2012-2015年在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资金投入大,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重大。要高度重视,确保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建立科学的项目运作模式,着力从根本上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吉林省抗旱节水的能力水平。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创新管理方式上下功夫,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要拓展思路,拓宽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争取更大综合效益。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落实责任,搞好督促检查,确保圆满完成吉林省“节水增粮行动”目标任务。会议讨论并同意吉林省实施国家“节水增粮行动”意见。
会议强调,工业集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带动力量。通过规范升级,是工业集中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客观要求,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同意将符合条件的部分工业集中区晋升省级开发区。
会议讨论并同意设立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副省长竺延风、马俊清、王守臣、王化文,省长助理赵振起,省政府秘书长李福春出席会议。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省政府法律顾问、咨询委员列席会议。(记者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