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刚刚落下帷幕,会上回顾总结了近五年来气象科普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与经验,阐释了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气象部门充分认识到要推动气象科普工作科学发展,进而提高气象服务效益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断积累的过程。为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各地气象部门积极部署,加强宣传,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养,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综合效益。
西藏:防雷科普知识宣传进寺庙
为进一步落实第四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和西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到访中国气象局就西藏重点文物以及布达拉宫雷电防护工作召开座谈会的有关精神,近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联合区文物局在日喀则和山南两个地区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宣传进寺庙活动。科普宣讲队在日喀则萨迦寺、山南桑耶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僧人及寺管会人员讲解了防雷安全知识,并发放防雷避险手册及防雷知识挂图等科普材料近千份,使广大僧众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防雷避险知识,为减少国家文化遗产免受雷电灾害影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文物局和区法规处、防雷中心及气象学会相关人员参与了本次科普活动。(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马锋波)
甘肃: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10月31日,甘肃省气象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精神。甘肃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强,各内设机构、各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针对如何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气象科普工作,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效益,张强提出六点要求: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要有措施,有行动。二是要通过学习会议精神,提高对气象科普工作的认识。要把科普工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作为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要扎扎实实开展气象科普工作,要把科普宣传作为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和管理,把科普工作的成绩作为绩效内容进行评估,全面促进科普工作的发展。四是要努力促进形成社会化的气象科普工作格局,引导社会公众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参与到科普宣传工作中去。五是要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加强科普宣传片的制作,争取制作出有吸引力、高水平的气象科普材料。同时要不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好科普阵地的宣传作用。六是要不断加强科普宣传,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国气象报记者倪永强 通讯员苑海燕)
宁波:多措并举强化气象科普工作
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局多措并举强化气象科普工作。一是加强气象科普馆场地建设,在原有慈溪达蓬山气象科普馆的基础上,投资600多万元新建宁波(鄞州)气象科普馆并正式投入运行。二是积极推进社会化科普体系建设,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干部培训计划;将气象科普教育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及基层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内容;通过与宣传、民政、教育、科协等部门合作,气象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实现常态化。三是深入推进校园科普工作,新建校园气象站18个,鼓励师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气象科普创作。
天津:传达学习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10月29日,天津市气象局召开党组会议,迅速传达学习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结合会议要求,天津市气象局对进一步加强天津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一是要将郑国光局长和许小峰副局长的重要讲话下发到各单位和各区县气象局,各单位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深刻领会此次会议的精神和具体要求;二是要深刻认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明确气象科普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确定2012年天津市气象科普工作重点任务;三是要努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发挥效益”的气象科普工作新格局,充分利用各类科普宣传日活动,组织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并充分发挥社会媒体、新兴媒介、网络资源的传播作用,广泛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增强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四是要实现气象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并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作用,将气象科普知识带入校园、带进社区,带去农村,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普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社会效益。(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妍)
江西:加强气象学术建设交流与研讨
10月31日,由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江西省气象学会承办的第二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第十分会场暨第二届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在南昌举办,围绕“气象服务为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建设提供保障”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交流会上,江西省气象局局长常国刚要求发挥各级气象学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气象学术建设。一是要致力于建立和不断完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的长效机制,坚持和不断完善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制度,不断完善气象大讲坛,着力打造气象学术平台,推出学术活动精品;二是要致力于搭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充分发挥学会在发现、举荐、培养人才方面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会对科技人才及其科技成果的奖励制度,使之成为江西省气象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的有益组成部分;三是要致力于拓展跨学科跨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有效载体,努力把《气象与减灾研究》期刊建设成为促进气象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阵地,主动对接和承接社会化、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拓展气象与其他交叉学科交流与合作的空间。
这次学术交流会既是第二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省气象学会为全省气象行业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搭建的一个展示成果、学习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提高的平台。(中国气象报记者 邓志华)
上海:传达学习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近日,上海市气象局迅速召开会议,迅速传达学习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气象科普工作。
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副局长许小峰的讲话,要求各部门、单位和区(县)气象局,一是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二是发挥部门优势,以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服务效益为目标,开展大众化的气象科普活动,加强气象科普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科普质量,打造气象科普品牌,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进程,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气象科普,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在科普能力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强调要以工程带动推进,要以项目整体提升。依托恢复建设的徐家汇观象台、外滩气象信号塔和气象博物馆,建立气象科技文化教育平台,广泛传播和普及气象知识、防灾减灾知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高市民风险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四是要结合上海的实际,积极参与上海市公共安全科普宣传三年(2012-2015)行动计划,以贯彻落实公共安全科普宣传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形成气象科普工作“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市区(县)联动、社会参与”的专题科普宣传活动长效机制。利用科普宣传的大平台,以及气象专家进入专家库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科普社会活动。
另外,在10月31日上海市政府召开的公共安全科普宣传三年行动启动仪式大会上,上海气象局的4位专家获得了首批“上海市公共安全科普宣传三年行动咨询专家”聘书。(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徐建中)
山东: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11月2日,山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史玉光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全省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作出部署:一是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郑国光局长和许小峰副局长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的自觉性;二是认真贯彻《全国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明确气象科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谋划和确定山东气象科普工作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三是积极推动气象科普工作的常态化,发挥全省气象科普场馆、基地,以及农村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切实发挥气象科普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四是创新气象科普工作机制,着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发挥效益”的气象科普工作新格局,努力实现气象科普“通俗化、听得懂、用得着”的目标,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贡献。(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杨清军)
浙江:认真学习贯彻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浙江省气象局迅速传达学习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并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举措。一是结合贯彻落实去年召开的全国气象宣传工作会议精神,适时联合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召开气象宣传与科普工作会议。二是争取联合科技厅、省科协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联合下发加强气象科普的意见,对社会化气象科普工作进行部署。三是结合中国气象局即将下发的《加强气象宣传工作的意见》,制定出台浙江省的贯彻落实意见。四是将气象科普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融入到气象服务产品、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五是依托现有的台站科普建设工作基础,研究制定科普标准化台站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分期分批推进科普标准化台站建设,深化网上气象科普馆建设。(中国气象报记者 俞骆波)
宁夏:传达学习全国第四次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11月2日上午,宁夏区气象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宁夏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丁传群结合宁夏实际,对做好全国气象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提出六点意见:一是充分认识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将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有关文件和材料下发给全区气象部门,在部门内深入开展学习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活动;二是结合当前气象科普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把气象科普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研究如何做好气象科普工作,增强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气象科普工作业务化、常态化。三是切实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气象科普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气象科普工作激励机制,促进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四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将气象科普工作与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与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气象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五是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提高气象科普传播水平。六是及早筹备,在适当时机组织召开全区气象宣传和科普工作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中国气象报记者蔡江涛 通讯员王立军)
山西多举措贯彻落实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结束后,山西省气象局采取多项措施加以贯彻落实:一是在10月29日、11月1日,山西省气象局党组主要负责人分别听取了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和具体贯彻落实意见的汇报,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学习了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讲话、许小峰副局长所作工作报告和《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1-2015年)》,并将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主要精神传达到市、县局。二是拟于11月召开全省气象部门办公室主任及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明确新时期山西气象科普工作主要任务,切实将中国气象局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三是上下联动,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把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发挥效益的机制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加大气象科普投入力度,创造性地抓好山西气象科普工作。四是向省科技厅和省科协有关部门征求对《气象科普发展规划》的意见,将气象科普与地方科普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五是及时向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反馈山西贯彻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情况。(中国气象报记者 孙爱华)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10月29日、31日,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余勇、副主任洪兰江先后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工作。相关直属单位、内设机构的有关负责同志、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深入学习了郑国光局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的会议讲话和许小峰副局长所作工作报告,回顾了本次会议的亮点和特色,明确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思路和要求:
一是尽快整理印发领导讲话和会议工作报告,各级气象部门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把气象科普工作引向深入;二是按照会议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1—2015)》,经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三是提前谋划2013年气象科普建设和业务项目,做好气象科普专项和常规经费预算,充分发挥经费使用效益;四是积极推进中国科技馆气象科普展区建设并发挥作用,以此促进气象科普社会化长效机制建立;五是进一步加强对各级气象部门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管理和协调,推动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实现气象科普产品更大范围地推广。
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贯彻落实科普会议精神 做好各项工作安排部署
10月29日上午,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同时对中心各部室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任余勇,副主任王雪臣、陈云峰及全体职工参加会议。
会上,余勇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余勇强调,气象科普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气象科普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引领作用,强化气象科普工作举措,着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新格局,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科普的良好氛围。余勇指出,宣传科普中心要以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为契机,站在全局的高度,着重梳理宣传科普中心发展理念,明确工作定位,凝练发展思路。全体职工要对宣传科普中心的发展充满信心,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宣传科普中心各项工作。
关于宣传科普工作,余勇要求,近期要围绕党的十八大召开做好各项宣传工作。要围绕年度目标的落实,着力挖掘基层气象部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亮点和创新性。要集思广益,深度谋划,做好来年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科普工作除目前承担的《气象知识》编辑出版等任务外,应站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省区市气象局和各直属单位加强沟通,实现对全局性科普工作的统筹策划、业务指导和组织实施。
会上,余勇结合中心各部室工作职能,对全体职工的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加强学习,尽快提高业务能力。全体职工要结合自身岗位,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转变观念,理清工作职责。要站在全局的工作高度,做好气象宣传科普工作。三是积极勤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中心全体职工要发挥主人翁精神,珍惜机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四是团结协作,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中心各部室的沟通交流,处理好与大院各单位的关系,加强与基层气象部门的协作交流。五是遵守各项纪律,养成艰苦奋斗的良好工作习惯。
中国气象报社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
着力打造气象科普品牌栏目及科普作品
11月1日,中国气象报社秋季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贯彻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重点。社党委书记、社长王雪臣主持会议,总编辑兼副社长曾令慧,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杨晋辉,副总编辑冉瑞奎及各部室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曾令慧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郑国光局长在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了许小峰副局长在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工作上的报告精神。
结合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会议精神,报社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二是不断强化气象科普宣传报道的组织策划,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科普业务能力;三是着力打造一批气象科普品牌栏目和可读性强的科普作品,力求实现气象科普工作社会化、常态化、业务化。
据悉,今年以来,报社紧紧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社会热点话题、世界气象日等重大节日及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挖掘科普资源,创新宣传报道形式,充分利用《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局网、新气象、中国防雷信息网及微博新媒体等各自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社会影响力强的大规模科普宣传,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中国气象报记者 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