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北京召开水利工程建设和2013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郭金龙强调,全市上下要乘着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东风积极行动起来,紧抓今冬明春机遇,全力推动水利和造林两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首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安顺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委副书记吉林出席会议。
会上,副市长夏占义作工作动员报告。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西城区、门头沟区、通州区负责人发言,汇报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推进情况和未来计划。
郭金龙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期盼,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国家科学发展战略新布局。我们必须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发展、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水利和平原造林两项工程的重大意义。这两项工程是完善首都功能的重要生态工程,也是提高“四个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工程,更是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首都空气质量问题、今年“7·21”特大自然灾害所反映出的水环境问题等都在警示我们,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关系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加安全、宜居的环境。
郭金龙强调,要全面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把水利和平原造林这两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切实办好。
一是抓好科学规划。水利工程建设一方面要注重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的系统性问题,多措并举确保首都用水安全。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要强调可持续性,树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念,在形成较大规模绿色板块的基础上,推动首都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是抓好科学施工。一定要利用好工程建设的“黄金期”,秋冬搞水利,春秋搞造林。水利工程建设当务之急是要确保明年6月汛期来临前,彻底解决影响泄洪河道和河湖水库安全的问题,确保安全度汛。平原造林工程明年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区县、各部门一定要从现在开始细化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明确责任,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
三是抓好质量效益,确保各项工程经得起历史检验。水利工程建设要找准影响安全的重要节点和关键问题,坚决杜绝工程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平原造林工程要确保把树种好、种活、发挥效益。要增强品牌意识,着力抓好园博园、南中轴森林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品工程。
四是抓好资金统筹。要加强对内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对外协调,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政策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工程建设;确保资金投入到位,加强资金管理,使各项工程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五是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了解这些工程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使群众切身感受到这些工程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使各项工作更好地反映群众意愿、体现群众诉求、顺应群众期盼。
郭金龙最后强调,要切实加强对两项工程建设的领导,同时加强社会动员,形成人人护水、人人建绿的社会热潮。要加强改革创新,特别是在资金、建设、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完善管理的长效机制,使这些重大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造福人民。要加强宣传,把北京的工作与首都的社会氛围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提高两项工程的社会效益。
市领导李士祥、赵凤桐、陈刚、洪峰、沈宝昌,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出席会议。(记者 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