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吉林省2012年采取多种措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1月26日 10时50分   来源:吉林日报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全省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吉林特色,全力推进“三化”建设,积极实施“三动”战略,克服各种困难,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9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速高出4.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0位。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12.11亿元,同比增长5.3%,高出当期全国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6374.45亿元,增长14.0%,高出当期全国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151.26亿元,增长11.0%,高出当期全国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获得特大丰收,畜禽产业稳定发展

    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68.6亿斤,比上年增加34.4亿斤,增长5.4%,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幅2.2个百分点,总产量居全国第5位,比上年提升2位,增速居全国第6位。

    全省猪、牛、羊、禽出栏数量分别达到1625.3万头、296.4万头、324.3万只和41234.3万只,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8%、0.7%、4.3%和6.2%。2012年末,全省猪、牛、羊、禽存栏数量分别为1001.2万头、431.4万头、393.9万只和16282.1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1.2%、1.8%、0.6%和6.4%。

    ——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477.29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当期累积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562.5亿元,同比增长16.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914.8亿元,增长13.3%。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2.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28.5:71.5;重点行业稳定增长。2012年,全省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的增速达到16.0%,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继续引领增长。食品行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7.3%,稳居第二大支柱行业位置。其他重点行业实现了稳定增长。医药行业增速达到14.3%,冶金行业实现增加值的增速达到16.0%,纺织工业增长19.1%,石化工业增长9.7%,信息产业增长4.9%,能源工业增长0.6%。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效益水平。1-11月份,全省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348.5%,同比提高17.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880.22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017.14亿元,增长11.2%,居全国第5位,高于当期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平稳增长

    全省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11.40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为9462.09亿元,同比增长30.9%,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10.3个百分点,比辽宁和黑龙江两省增速分别高出7.4和0.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3位,比上年前进7位。

    全省累计完成民间投资6735.61亿元,同比增长33.3%,比全部投资的增速快2.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71.2%,继续保持投资的绝对主导地位。

    全省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656.25亿元,同比增长37.0%,比全部投资的增速快了6.3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758个,同比增长32.9%。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497个,增长73.3%;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597.63亿元,增长74.4%。大项目投资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张。

    ——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民生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省累计完成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920.2亿元,同比增收290.2亿元,增长17.9%。完成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1041.3亿元,首次跨上千亿元台阶,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比增收191.2亿元,增长22.5%。其中,实现税收收入760.6亿元,同比增收136.4亿元,增长21.8%。

    2012年全省财政支出2471.2亿元,同比增支269.5亿元,增长12.2%。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936.7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78.4%,自2007年以来连续6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其中,全年教育支出451.1亿元,增长41.0%;住房保障支出145.2亿元,增长17.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消费价格涨幅变动相对平稳

    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2.94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比前三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2位,比上年前进20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960.23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比1-11月提升了0.8个百分点,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速高出8.5个百分点。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5%,低于当期全国平均涨幅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累计上涨4.9%,仍然是吉林省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利用域外资金加速增长

    全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45.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4%,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5.2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完成出口总值59.83亿美元,增长19.7%,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11.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进口总值185.89亿美元,增长8.9%,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4.6个百分点。进口增长较快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完成进口额2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5%;出口增长较快的是机电产品,完成出口额2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6%。

    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6.49亿美元,增长11.3%。全年全省实际利用外省资金达到3832.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10.96亿元,增长31.2%。实际利用域外资金的较快增长,为加快吉林投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金融业平稳运行,信贷规模稳步扩大

    12月末,全省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812.1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850.9亿元,增长16.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270.5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029.6亿元,比上年同一时点增长12.5%。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伴随着全省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得到稳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08元,同比增长13.6%,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1.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98元,同比增长14.5%,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1.0个百分点。

    ——促进就业成效明显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同比增长6.8%;城镇登记失业率3.65%,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8万人,同比增长2.0%,实现劳务收入368亿元,人均达到2480元,同比增长17%;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3亿元;全年素质培训劳动者86万人(次);大学生登记就业率达到90.9%。(记者 张茁 刘姗姗)

 
 
 相关链接
· 吉林"三农"进入黄金发展期 农民收入增幅超城镇
· 2012年吉林年初确定的12个方面民生实事大多完成
· 吉林省加强平安吉林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3%
· 吉林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研究改革发展创新措施
· 吉林蛟河丰兴煤矿透水事故10名责任人被追责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