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堡建设让云岭大地掀起了一轮轮发展的热潮,推动云南创造着一个个建设奇迹。记者日前从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桥头堡建设启动两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国家层面支持力度空前,各项事业进展迅速、亮点纷呈。
国家发改委今年1月28日正式发布《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2020年)》。作为桥头堡建设的行动纲领,整个桥头堡建设的框架更加明晰,全省正按照《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任务,积极有序推进桥头堡建设。
建立了国家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第一次部际联席会议已于2012年6月在北京成功召开,现正筹备第二次部际联席会议。经国务院批准,国家46个有关部委和云南省建立了部省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调、解决桥头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国家相关部委和云南省上下联动、相互协调推动桥头堡建设的格局。
启动实施了一批交通、能源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铁路建设上,按照“八入滇、四出境”规划推进,力争“十二五”时期实现全部开工建设并大部分建成;公路建设上,按照“七入滇、四出境”的规划推进,云南境内段基本实现高等级化,南北大通道麻柳湾至昭通、待补至功山、昭通至会泽公路已开工建设;民用机场和航线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全省目前共有机场12个,民用机场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共开通连接89个国内城市的275条国内航线,开通了26个国际城市的38条国际航线,开通地区城市3个地区航线6条;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泸沽湖机场、沧源机场、澜沧机场、红河机场各项工作进展迅速;内河航运及港口建设上,澜沧江—湄公河跨国航运已全面建成澜沧江五级航道体系,富宁等4个港口的改扩建提升了港口码头服务能力和运输能力;大力实施兴水强滇战略,中缅油气管道全面开工,国内最大的跨国电力联网工程建成,已向越南、老挝输电,全面打响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启动了滇中产业新区的规划建设。
签订了一批战略合作协议。云南已经与42个国家部委、11个中央金融机构、32家国有大型企业签订了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国家发改委安排云南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256亿元。
财政部明确2012年至2016年每年给予桥头堡建设综合财力补助8亿元;国土资源部将云南省列入全国首批“低丘缓坡荒滩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已成功举办5届的中国—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6月6日首届南博会即将开幕。
启动沿边开发试验区建设。我省已出台了支持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若干意见。《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活动正紧锣密鼓推进。云南与老挝南塔省协商建设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式组建联合工作组。红河综合保税区的审批设立已征求完国家相关部委意见。丽江机场口岸、勐康口岸、河口公路口岸获国家批准正式开放。
加快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实施金融入滇工程,万达集团已入驻昆明泛亚金融产业中心园区,并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入驻意向。目前,恒生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已入驻昆明,还有多家外资银行来滇考察,表示了入滇发展的强烈愿望,云南金融开放招商环境日趋向好。
搭建起开放合作新平台,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日益深化。云南开展了一系列对外友好交流活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双边、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云南—老挝北部合作工作组机制进一步完善。
推进兴边富民工程,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在两轮兴边富民工程的基础上,2012年全省再次启动“十二五”兴边富民工程,实施“十大工程”和“十大保障”,并编制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和云南省藏区4个片区的省级实施规划,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发展做出统筹部署。
设立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和“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投入运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经济促进中心在普洱市设立,《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即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