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委托,9月24至25日,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邓海光率省府办公厅,省水利、民政、海洋渔业、气象等部门负责人赶赴汕头、惠州、汕尾、潮州、揭阳五市实地察看台风灾情,检查指导救灾复产工作。一连两日,邓海光一行轻车简从、马不停蹄,顶着烈日沿着粤东各市海岸线,对受灾严重的沿海堤围和渔港逐一检查,并乘船出海察看深海网箱养殖基地因灾受损情况。邓海光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受灾地区前一阶段的抗灾救灾工作组织有力、应对及时、工作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受灾地区要按照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的指示精神,妥善安置安抚受灾群众,加快修复损毁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广东省部分沿海地区海堤防御标准较低,排涝设施不完善,这次强台风“天兔”正面袭击广东省,粤东沿海遭遇狂风、巨浪、暴雨和天文大潮的叠加冲击,一些地方出现海水倒灌引发城乡内涝。针对防御抗灾存在的薄弱环节,邓海光专门来到汕尾市鲘门小漠堤、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海堤、汕头市潮阳区海门中心渔港南防波堤和河溪堤围、潮州市饶平县小红山埭海堤等损毁或决口堤段现场察看,与省直有关部门及相关地市领导一起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邓海光强调,受灾地区要立足长远,扎实做好损毁堤围修复工作,把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推进。一要按照城乡防洪体系建设的标准,加快千里海堤加固达标水利建设。当务之急是抓紧重建加固长排海堤,要充分利用秋冬水利施工黄金季节,及时抢修受损毁的堤防、涵闸,着力提升海堤防洪(潮)能力。二要把灾后重建工作与建设现代渔村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渔民安居工程和“深蓝渔业”工程。要始终坚持治污、建设、保护相结合,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切实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打造美丽渔村,建设“美丽港湾”,真正实现还岸于民、还海于民、还景于民。要积极引导渔场和渔民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深水养殖,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发展。
在受灾严重的惠东县稔山镇芙蓉村,因海堤崩塌,农作物、水利设施遭受倒灌的海水冲刷、浸泡,损毁严重。一路上看到遭受海水浸泡的水稻、番薯等农作物已有枯死的迹象,邓海光叮嘱当地党委、政府要迅速行动起来,及时了解受灾群众诉求,抓紧生产恢复工作,尽快修复因台风损毁的农田水利设施、渔船、渔业养殖设施和畜禽栏舍,确保灾后复产工作和秋冬农林渔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要根据农田受灾和污染情况,抓紧排尽咸水,及时用淡水冲洗,防止农田盐碱化。要及时指导受灾群众因地制宜进行补种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努力弥补灾害损失。
邓海光一行还驱车来到揭阳市惠来县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察看了受灾情况。他说,这次强台风袭击是对项目工程质量的一次重大检验,要认真总结防御强台风的经验教训,务必坚持质量至上,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建设,切实提高石化工程抗风防汛能力。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是国家和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当地政府要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协助项目单位做好灾后复产工作,不要因受灾影响项目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