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北京宣讲启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27日 21时20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10月27日15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北京宣讲活动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瑞士伯尔尼大学气候与环境物理教授托马斯·斯托克,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中国气象局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约200多名师生参加宣讲会。

    IPCC将在全球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宣传第一工作组报告的最新评估结论。北京宣讲会是全球系列宣讲活动的第一站,IPCC联合中国气象局,将分别在清华大学、中国气象局和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三场宣讲会,报告的有关内容和结论将为国内气候变化相关部门及领域提供科学指导和借鉴。

    秦大河主持北京首场宣讲会,并介绍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写情况、发展历程、报告结构、参与编写的专家情况,以及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决策者摘要概况等。IPCC评估报告是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科学认识方面权威和主流的共识性文件,已成为国际社会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制度、采取应对行动最重要的科学基础。2008年4月,IPCC正式启动第五次评估报告编写进程并计划于2013年9月到2014年10月陆续发布,包括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减缓气候变化等三份工作组报告和一份综合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已于今年9月30日完成。

    托马斯·斯托克教授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重点内容》为题,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三方面情况,包括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结果。他用图片展示了过去1000年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表示气候系统正在变暖的事实不容怀疑。他指出,一个清楚的事实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薛其坤介绍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IPCC报告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意义以及全球在气候变化中面临的挑战。他表示,近年来,清华大学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并成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旨在积极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他希望清华大学广大师生乃至全社会都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气候变化。

    宣讲会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清华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段苏芹告诉记者,听了报告之后,她对气候变暖这一事实更加信服,因为科学家在撰写报告时十分严谨,数据经得起推敲。她呼吁更多人关注气候变暖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具体措施积极应对。

    据了解,《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以更多的观测和研究结果证明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基本事实,进一步确认了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因果关系,预估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气温将在本世纪初的基础上升高0.3℃至4.8℃。在报告评估的9200多篇正式发表的文献中,75%以上为2007年以后发表的最新成果。 

 
 
 相关链接
· 气象局:西南多阴雨天气 弱冷空气影响东北华北
· 气象局:黑龙江东部有较强雨雪天气东部海区大风
· 气象局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气象工作会
· 气象局将开展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风险试点调查
· 气象局:东北地区有较强雨雪天气 需加强防范应对
· 气象局:枯草霜花白“霜降”后注意做好防寒保暖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