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呼和浩特市调研公租房、供热和创业就业等民生工作情况,看望慰问群众和一线职工。
10月底交付使用的玉泉区康居家园是呼和浩特市政府投资11.8亿元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小区住宅建筑面积20.9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0%,还配建了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一座休闲公园,目前已有2596户居民通过公开摇号方式分配入住。巴特尔先后来到马玉兰和田二双家,仔细查看他们的住房,询问了居住情况,“租金一个月多少?”、“家里的温度怎么样?” “我们就带着床和被子来的,1个月才200多元的租金,比我们以前住的强多了!”马玉兰和田二双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居住条件改善的满意。巴特尔说,住房问题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大民生问题,让老百姓住有所居、住得满意舒心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下决心、想办法解决好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农村牧区危房等多种方式,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巴特尔对群众过冬取暖问题十分挂念。随后,他又来到呼和浩特富泰热力股份有限公司巴彦热源厂,了解企业供热保障情况。巴彦热源厂于2011年10月投入运行,目前已建成4台100吨热水锅炉,铺设管网11.3公里,建成热力站10座,供热面积170万平方米。巴特尔走进热源厂主控室,向正在值守的工作人员问好,仔细了解热源厂热水送出温度和入户温度,并通过显示屏了解设备的运行参数和供暖住户家里的温度。他对企业职工的辛勤工作表示慰问,并充分肯定了供热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自动化监测调控的做法,勉励企业全力做好供热工作,让群众度过一个欢乐温暖的冬季。
坐落于新城区鸿盛园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旨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园区采用“一中心、两园区、多基地”辐射式管理,设置了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社会保险等26个服务窗口,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专家咨询、业务办理等“一站式”创业服务。一期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1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区已投入使用,已入驻企业30多家。在小额贷款窗口,巴特尔与刚大学毕业准备自主创业的齐峰和孙朝阳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创业方向和办理相关手续时有哪些困难,并预祝他们创业成功。在创业园展厅,巴特尔认真查看了大学生的创业成果展示,先后参观了青果文化传媒、月牙堂网络服务公司、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室、蒙医药研究创业室和工业大学研究室等大学生创业基地,对大学生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自主创业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鼓励他们增强创业就业信心,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巴特尔指出,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就业工作。
呼和浩特市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