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商务部发布前三季度商品市场运行情况及全年预测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8日   来源:商务部网站

  今年以来,各级商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系列政策措施作用明显,城乡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生产资料市场增速逐步回落,商品市场运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商品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一、前三季度商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今年1-9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80.6亿元,增长13%,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1%,达到1997年来的最快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4%,比上年同题提高1.3个百分点。餐饮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1-9月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7%,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1-9月,我部监测的1000家重点流通企业零售额5994亿元,增长13.1%。其中,大型百货店零售额增长12.4%,大型综合超市零售额增长20.9%;内资零售企业增长12.1%,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增长18.7%。市场销售提速,商业行业总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上缴税收大幅增加。前8个月,全国商业企业上缴所得税527.8亿元,同比增长30.1%,住宿餐饮企业上缴所得税17亿元,同比增长44%。

  (二)生产资料市场增速稳中趋缓,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续见成效,水泥、电解铝、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投资增速受到抑制,煤电油运瓶颈制约总体上有所缓解,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减缓,1-9月分别增长27.2%和22.2%,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3.8和6.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增势有所减弱,生产资料销售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向适度稳步增长过渡,今年3月份以后呈逐月回落走势。1-9月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累计达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15.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市场供求状况继续得到改善。据我部调查,下半年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求平衡的213种,占71%,提高16个百分点;供不应求的21种,占7%,下降16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66种,占22%,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在总体供求关系趋向宽松的同时,部分产品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如近期部分地区成品油等产品一度供应较为紧张。此外,煤炭、铜、橡胶等产品也都出现了季节性紧张局面。

  (三)农村市场消费加快,城乡市场增长差距继续缩小。今年以来,中央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效果显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5%,为农村消费增长创造了条件。前9个月,农村居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14772亿元,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9.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1.1和2.7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7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

  (四)物价涨幅平稳回落。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回落,月度同比涨幅从今年最高的2月份3.9%逐月回落到9月份的0.9%,是2003年8月以来单月最低涨幅;1-9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涨幅低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低于上半年0.3个百分点。消费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涨势趋缓。1-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3.3%,同比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9%,回落26.5个百分点。

  全国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持续回落。1-9月,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4.4%,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比年初低3.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1.2个百分点,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涨幅。从环比情况看,经过5、6、7月连续3个月下降后,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8月份止跌趋稳,环比小幅上涨0.6%,9月份与8月份相比基本持平。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