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这一精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这些年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十五”期间,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今年以来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更是不断加快。但也要看到,我国外贸出口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低附加值产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品牌的产品少。
同时,加工贸易层次较低,一些高耗能商品出口增长过快,加大了国内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因此,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任务艰巨而又紧迫。
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继续发挥对外开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强化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首先,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在保持外贸出口继续增长的同时,要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着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同时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要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并且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
第二,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根据发展的需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不断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更好地把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限制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外资项目的进入。
第三,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要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完善鼓励境外投资的配套措施、项目核准制度和国内协调机制,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投资效益。要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实现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促进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的双向对外开放格局。
第四,着力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涉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强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完善公平贸易政策,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健全市场信用体系,改进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对外贸易运行监控体系和国际收支预警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以切实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对外开放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怎样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推动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加强对新形势下对外开放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做好对外开放工作的本领;要根据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抓紧研究和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部署和加强工作,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