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宁夏自治区“十五”期间打造工业核心竞争能力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3日   来源:宁夏日报

    “十五”开局之年,宁夏自治区工业总产值为239.1亿元,2003年达到471.4亿元,到2005年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猛增到730亿元,实现了3年翻一番的历史性突破。数字背后,是一项项高屋建瓴的决策和一个个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推进。

    针对自治区工业企业底子薄、基础差、产品单一落后 的状况,“十五”期间,自治区把工业技术改造与企业改革、改组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技改投资力度,提出培育一批重点支柱产业和一批知名品牌,促进和带动全区工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目标,以推动工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据了解,5年来,自治区工业累计完成投资570多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其中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18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5%,比“九五”翻了一番,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技术改造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48.68%,拉动工业经济增长8.81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为落实好党委、政府制定的规划和目标,自治区经委选准技术改造突破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他们严格控制“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坚持“抓大放小、择优扶强”原则,把有限的技改资金投向对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有带动作用的优势重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上,组织实施了一批对经济带动作用大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五”期间,全区技术改造项目1400个,投产1040个。其中,宁煤集团的机械化综采项目、美利纸业的高档文化纸项目、多维药业的8万吨维生素B12和1万吨盐霉素、金昱元化工有限公司的5万吨PVC、4万吨烧碱、青铜峡水泥公司日产2000吨熟料、宁夏米来生物工程公司3万吨谷氨酸等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均成为自治区工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亮点,为自治区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原有的钽、铌制品、子午轮胎、镁及镁合金、双氰铵等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了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了产品品种,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这些产品已成为国内生产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竞争力较高的优势产品。在众多技改项目中,宁夏启元药业2000吨红霉素项目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据了解,为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宁夏启元药业对4000吨盐酸四环素原料进行了技术改造,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德国高速离心机和美国金属膜过滤器以及先进的热汽联产动力系统,通过技术改造,该企业成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兴贸全国百家重点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发展成为我国医药行业的优势企业。目前,宁夏启元药业的红霉素发酵单位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分之一。2005年4月该技改项目全面投入运行,目前提炼、发酵工序及工艺等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在中央宏观调控下,自治区部分热点行业瞬间被“打入冷宫”,危机之时,一个适度的结构调整和政策倾斜,使一大批企业走出了“不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的怪圈2004年,国家连续两次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压缩贷款规模,尤其是对电解铝、铁合金、焦炭、钢铁、水泥、电石六个行业进行全面清查,致使自治区一批企业陷入困境。在此关键时刻,自治区政府挥动政策调控大旗,视危机为契机,引导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将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申报并列入国债技改贴息项目和“双高一优”专项计划,鼓励和支持企业把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结合起来,推进产业和行业的“腾笼换鸟”。

    青铜峡铝业受国家宏观政策的直接影响,企业一、二期项目被明令禁止生产。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通过多方努力,最终在国内外筹措资金28亿元,对一、二期落后的生产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并新增加了四期25万吨电解铝项目。今年7月四期25万吨环保节能降耗电解铝项目建成投产,10月完成了一、二期电解系列技术改造项目,电解铝预焙槽由20万KA电流上升至35万KA,产能由原来的10万吨增加到16万吨的规模。到今年年底,该企业将形成43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规模,铝冶炼单体产能和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成为自治区冶金行业的支柱产业。

    投资方向的转变,不仅使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还通过项目技术水平的创新和提升,栽下梧桐树招来金凤凰。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自治区工业投资逐步从盲目、单纯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中走了出来,尤其在“十五”后期,重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重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重视提升新项目技术含量等已成为工业投资的主要方向。

    作为国内煤机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西北奔牛集团在“九五”“收官”时的产值仅为2亿元。“十五”期间,西北奔牛集团依靠1.8亿元技改资金和建设者们坚韧的毅力和创新精神在逆境中崛起,总产值以每年2亿元的速度递增,今年截至10月,该集团完成产值7.1亿元,预计全年将完成产值8.5亿元,创同行业最高水平。

    技术的改造,不仅为企业赢得了效益,也为企业走向国内、国际市场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年西北奔牛人研制的槽宽1000毫米、1200毫米工作面前、后部输送机在山东兖州矿业集团兴隆庄煤矿使用后,最高日产2.4万吨,最高月产达到63.17万吨,创造了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史上日产、月产、工作面效率、工作面回收率4个世界第一。去年,该集团生产的槽宽1200毫米转载机和配套破碎机,又创造了国产同类设备平均日产、月产全国最高纪录。最新研制的SGZ1000/1400刮板输送机创造了综放工作面年产658.15万吨综放工作面世界新纪录。

    今年10月25日,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上,西北奔牛集团公司新研制生产的48×152毫米矿用链和刨煤机,引吸了德国、澳大利亚以及国内400余家企业的注意,2万多名煤炭采矿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参观洽谈。11月15日,国际著名采矿设备制造商美国JOY公司负责人专程赶到西北奔牛集团公司,就48×152毫米矿用链和刨煤机项目进行合作洽谈。奔牛人凭借先进的技术将国际著名制造商吸引到宁夏,这在奔牛集团历史上还是首次。

    2004年新组建的西部聚氯乙烯公司,其10万吨烧碱、12万吨PVC项目将自治区电石由粗加工变为精深加工,不仅盘活了自治区电石生产企业,还带动了电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据悉,今年6月项目投产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到今年年底,销售额将达到1.2亿元以上。一大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项目的建成投产,为自治区“十一五”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 宁夏自治区残疾人事业“十五”期间长足发展
·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十大亮点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圈定工业“十一五”四大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