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最新统计表明,今年以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71.41万件,总案值达286.37亿元。通过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情况、注册商标专有权以及虚假违法广告等“三项重点整治”工作的执法监管,深入整顿规范了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积极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形势好转
据了解,在集中开展的儿童食品市场、农村食品市场以及含“苏丹红”食品、包装食品、月饼市场、秋冬季食品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中,工商系统共检查食品经营主体1407万户次,查处无照经营24.61万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502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案件6.68万件,查获假冒伪劣食品价值2.45亿元,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64件;监测食品2996组,发现不合格食品2277种,并实行了退市制度,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国家工商总局今后还将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以及社会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稳步推进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监测制度,适时公布监测信息,使不合格食品及时清除出市场。
注册商标专用权得到有力保护
侵犯食品商标、药品商标、涉农商标和以企业名称侵犯高知名度商标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为此工商部门专门开展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加大了商标侵权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商标使用秩序。
通过工商总局派出的13个督察组,对各省区市开展专项行动情况进行督察了解到,全系统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2万件,其中涉外商标侵权案件3530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案件132件。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商标注册和驰名商标认定保护工作。今年以来,依法认定驰名商标79件。截至11月底,我国注册商标累计总量已达247.14万件。
重大虚假广告基本消除
虚假违法广告捏造事实,夸大功效,误导消费,消费者投诉不断上升。为此全国工商系统开展了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广告行为。
国家工商总局通过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下发的《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执法合力,推动了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据了解。以惩治虚假违法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以及利用互联网发布的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工商部门强化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媒体的监管,加强广告监测,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了制作、发布虚假违法广告的行为。全系统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3.02万件,停止发布虚假广告4.07万件,曝光典型违法案件2300件。从广告监测情况看,今年第三季度广告违法率比一季度下降了7.82个百分点,重大虚假广告基本消除。 (李争平、敖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