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五”期间我国6700万农村人口告别饮水难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7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姚润丰)我国农村饮水解困取得历史性成就。“十五”期间,中央共投入国债资金117亿元,加上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总投入约220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共解决了5600万人的饮水困难和11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17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说,按照1984年制定的饮水困难标准,至2004年底,我国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供水工作重点实现了从解决饮水困难到解决饮水安全的转变。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供水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到上世纪末,全国仍有不少群众生活用水困难,主要分布在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严重干旱区。从2000年开始,国家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帮助中西部地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

    “在饮水困难解决之后,农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更高层次的饮水安全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汪恕诚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的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我国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质性地方病等问题,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

 
 
 相关链接
· “十一五”期间广元着手建立农村饮水长效机制
· 海南启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