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06年国家财政工作重点:扶持“三农”和自主创新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0日   来源:经济日报

    1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2006年要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财政工作的突出重点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幅度增加财政的科技支出,通过这一政策信号更好地引导全社会重视科技创新和增加科技投入。

    大幅增加“三农”投入

    金人庆表示,“十一五”期间要大幅增加财政的“三农”投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三农”的范围。

    根据上述要求,将逐步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存量,促进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朝着城乡统筹安排方向发展;重点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信贷资金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支持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和农业科技进步,支持生态建设、防灾救灾和扶贫开发等;积极整合支农资金,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注重转变和完善财政支农方式,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财政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目前,全国牧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已全部免征;28个省份已免征农业税,其余3个省份也有210个县(市)免征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将全面彻底取消农业税。

    金人庆表示,明年财政要加大支持“三农”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再增加10亿元,全部达到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总规模的50%,并要探索建立对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中央财政将加大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

    大幅增加科技支出

    金人庆表示,明年中央财政的科技支出将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财政部将通过加强四个方面工作,促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做强市场主体。

    一是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转型;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使名义税率和实际税负尽量接近,促进公平竞争;完善并合理使用税收抵扣、减免和加速折旧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职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对使用落后工艺、设备及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实施限制或惩罚性税收政策。

    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拓展政府采购政策的扶持功能,支持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及产品的生产。

    三是完善企业财务和分配制度,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快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制度,允许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骨干实行股权激励等政策,鼓励企业引进科技人才。

    四是增加财政的科教投入,促进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的科技投入机制,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的科技投入结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重点支持普及义务教育,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通过采取绩效评价、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措施,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的科教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金人庆表示,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财政部在“十一五”期间将采取三大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制定实施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推动理顺资源价格,建立合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逐步加大对清洁生产、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开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整合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重大项目建设示范。

    二是支持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水平,将环境要素成本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以支持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为突破口,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

    三是进一步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通过实施适当的财政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转变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积极推进绩效考评等工作,逐步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资金使用新模式,推动构建节约型社会。

    财税改革将突出五重点

    金人庆指出,明年财税体制将重点推进五个方面改革,促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是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要将改革范围扩大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逐步将其全部财政性资金纳入改革范围,力争在全国所有地市都实施这项改革,同时积极向县一级推进。政府采购规模在2005年的2500亿元基础上,明年政府采购规模要力争突破3000亿元。

    二是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力争出台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将企业新增机器设备所含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的改革方案。出台实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调整方案。积极推进部分地区实施物业税改革试点,细化物业税的改革方案。认真组织煤炭行业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择机完善消费税制度,对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推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

    三是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制定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做好已到期基金政策的调整工作;研究规范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基金。开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检查;研究完善罚没收入和政府捐赠收入管理制度;建立非税收入统计制度,加快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财政票据管理。

    四是大力支持深化金融、国有企业、粮食流通、事业单位、外贸、邮政、住房等体制改革创新。重点研究改革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建立政策性银行自我约束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组织开展解决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问题试点工作。制定完善并认真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研究推动中央储备粮和国家储备物资管理体制改革。

    五是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努力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记者 孙勇)

 
 
 相关链接
· 温家宝就财政工作作重要批示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
·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 六方面促进财政持续发展
· 财政部表示“十五”期间公共财政建设获重要进展
· 公共财政将在四方面继续向“三农”倾斜
· “十一五”财政将优化投资消费结构增加人民收入
· 今年全国税收将超3万亿 十一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