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五”期间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喜人成绩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8日   来源:人民日报

  “以前春怕旱,夏怕涝,如今水渠修到田头,旱涝保收。”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磨沟庙村金志农全家人,不顾天寒地冻,在麦田里忙起来了,他说:“今年1亩地多打了40公斤,现在正是小麦浇第一遍水,马虎不得。”

  得益于国家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如今,一条条灌渠把农田连了起来,解决了农民灌溉用水的“卡脖子”难题。据了解,“十五”期间,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喜人成绩。截至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了8.48亿亩左右,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3.2亿亩左右。通过实施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大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十五”期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利部农水司司长李代鑫介绍,5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92.7亿元,加上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88.5亿元,对306个大型灌区、99个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了1100多个县级节水增效示范区。

  5年来,项目区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40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0多亿公斤;亩均用水量平均减少60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80多亿立方米。在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的带动下,全国净增有效灌溉面积2323万亩,达到8.48亿亩左右;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7420多万亩,达3.2亿亩左右。另外,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完成170多个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试点,使2640万亩天然草原实现轮牧休牧,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和牧区经济发展。

  以用水户参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循序推进。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有6个省区出台了鼓励、扶持和规范农民用水协会发展的相关办法;有7000多个农民用水户协会相继成立;由协会管理的田间工程控制面积在大型灌区已达36%。灌区管理单位改革逐步推进,已经实施改造的灌区,万亩专管人员从5.6人减到4.1人,减幅27%。(记者 赵永平)

 
 
 相关链接
· 湖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在宜昌召开
· 湖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会强调要大干小型农田水利
· 宁夏自治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刷新三项历史纪录
· 湖北省政府确定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八大重点
· 陕西省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 河南引导成立水利协会 探索农田水利建设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