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李江泓)中国社会科学院即将组建人文学部、经济学部、法学社会学部、国际问题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增强重大问题综合研究能力。
记者18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章程(草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学部实施方案》已经社科院党组批准,在工作领导小组和学部委员评选委员会的努力下,荣誉学部委员和学部委员的民主推荐程序已经完成,准备在春节后召开学部成立大会。
今年,社科院将确立若干重大国情调研项目,建立一批重点调研基地,围绕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的重大课题,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国情调研的意见》,建立健全国情调研的各项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未来五年力争每年吸引3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并特别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国际学科方面以及若干“绝学”吸引急需人才创造条件。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社科院将加强后备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办好博士后流动站,争取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十一五”期间达到500人左右,成为选拔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重要基地,每年选派45岁以下、100名左右的科研骨干到国(境)外学习、培训和进修。
社科院现有研究单位35个左右,不到4000人,其中专业人员占85%、管理人员占15%,专业人员职称高、中、初级比例为6:3:1。
社科院将推出50名享誉国内外学者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李江泓)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加强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推出50名左右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学者。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社科院还将培养200名左右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具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骨干,选拔100名左右在不同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管理人才。
“十一五”期间,社科院还将加快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使其具有一定规模,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高质量地完成一批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推出100项左右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和科学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建设100个左右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的重点学科;争取10个左右的研究所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所;建成院、所两级科研成果库、学术期刊库和个人信息资料库;组建学部,建立国情调研机制,实行研究员分级制度,对外学术交流的层次、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