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浙江省工商局发布让全省农民放心的信息:经过1年多的努力,覆盖全省县、乡、村三级的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基本建成,省内全部行政村共聘请40204名监督员,实现了“村村都有维权监督员”;各地已建“万村放心店”17346家、消协分会487个、监督站1092个,确保了“村村建立维权监督点,户户消费纠纷不出村”。
设立农村维权监督员,是浙江省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两年前浙江的一项调查显示,84.5%的农村商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切实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利益,浙江省工商局、消费者协会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建设全省的“群众监督网”:在乡镇设立消协分会或消费维权监督站;在行政村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点,工商部门和乡镇政府合作,在所有行政村选聘一名消费维权监督员,负责调解基层消费纠纷。
这批农村消费维权监督员被形象地称作“维权民兵”。温岭市大溪镇桥里村党支部副书记赵益通是村里的消费维权监督员,他的口袋里除了身份证,就是一本编号为0389号的绿色《消费维权监督证》。赵益通说:“许多纠纷其实也就是十几块钱,但是老百姓找到我,就要负责到底。”赵益通的另一项工作是每个月检查五次村里的各家小店,然后按照店堂卫生、进货渠道等标准给小店打分,并且在村部张榜公布。
消费维权监督员覆盖到每个乡村,农民投诉非常方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台州市路桥区古岙村村委会梁主任也是村里的消费维权监督员,“云娜”台风过后,村里许多新房屋顶上的油毛毡被吹跑了。村民查看后发现,原本应该在油毛毡上钉六排铁钉,安装公司偷工减料只钉了三排。梁主任和村委会一起在当地消费者协会帮助下,向负责安装的杭州某公司成功索赔30.3万元。(记者 鲍洪俊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