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 张建平)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顺利开展。截至去年底,中国银行助学贷款已签借款合同45万多人,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4亿元,贷款余额33亿多元。
中国银行自1999年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以来,贷款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为许多贫困大学生排忧解难。2004年8月,在教育部全国学生贷款中心组织的国家部委所属院校助学贷款招标中,中国银行一举中标,成为中央部属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独家经办银行。
中国银行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表明,截至去年底,在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中央部属院校国家助学贷款已签借款合同27.46万人,累计发放贷款23.65亿元,贷款余额23.01亿元;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涉及264所地方院校,已签借款合同17.62万人,累计发放贷款10.89亿元,贷款余额10.61亿元。
截至去年11月底,中国银行与全部115所中央部属院校签署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签约率达到100%;与其中111所院校签署银校全面合作协议,签约率96.52%。
与一般个人贷款业务相比,国家助学贷款期限较长,借款学生流动性大,毕业后分散在全国各地,影响到银行对贷款的催收。为此,中国银行采取多项措施,积极防范化解助学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
根据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中国银行设计了全新的贷款操作流程,确定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的风险审核标准和风险控制程序。同时,与个人征信系统联网,加快助学贷款信息归集,逐步实现信息全国共享,动态更新学生诚信记录。另外,中国银行合理运用风险补偿金,降低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损失,并通过银校合作,增加综合收益,弥补助学贷款损失。
中国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造福未来的事业。中国银行将继续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精神,积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