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还地桥镇新颖环保的农民别墅(2月11日拍摄)。 享有“世界青铜之乡”美誉的湖北省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石种类达65种。2000年以前,全市兴起开矿热潮,矿业收入占到市财政税收的65%以上。该市的经济发展了,但环境和地矿资源却遭到不可估量的破坏。 2002年,由于环境破坏带来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大冶采矿业开始疲软,巨大压力迫使大冶市开始实施产业转型。该市将特色农业、高效养殖业和高科技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目标,关停并转500多家高污染、高破坏的小企业;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推动部分采矿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就地转移各类矿工和农村劳动力14万人,向城镇转移10万人。目前,该市强制实施的经济转型已初见成效。2005年,大冶市GDP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12.6%,矿业收入只占市财政税收的2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269元,较2001年的2157元增加了1112元。 新华社记者摄
一位行人从大冶市陈贵镇引进重点项目督办公示牌前走过(2月11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摄

大冶市一家养猪厂的工人在猪舍内工作(2月11日拍摄)。 新华社记者摄

大冶市陈贵镇一位农民在大棚内展示收获的草莓(2月10日拍摄)。新华社记者摄

这是昔日大冶市一处采矿的情景(2004年4月摄)。 新华社记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