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民银行: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更多产品工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张旭东)汇率改革后,国内许多外贸企业普遍使用贸易融资和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汇率避险。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17日发布调查报告称,当前企业避险工具使用规模仍然偏小,建议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更多产品工具和渠道。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近期对国内10省市323家外向型企业调查显示,如今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普遍增强,避险工具的运用有所增加,避险方式呈现多样化,企业对汇率波动的适应性有所增强。但是企业避险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服务有待进一步改进。

    调查显示,目前企业使用较为普遍的汇率避险方式包括: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其中,企业使用贸易融资工具较为普遍,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也有所增加。

    央行通过调查还发现,提高出口产品价格的企业明显增多。2005年采用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方式的企业占比从2004年同期的4.2%上升至8.7%,表明这些企业能够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弥补汇兑损失。但从总体来看,使用该种方式的企业占比仍然偏低,说明多数企业还需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真正通过以质取胜而不是靠低价竞争来扩大出口。

    为完善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方法,央行提出要加快外汇市场建设,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有效渠道,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增加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交易模式和交易品种,推动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更多的渠道。适当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科学定价能力。

    央行建议,商业银行应适应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新形势,抓住外汇市场快速发展和企业汇率避险需求迅速增长的机遇,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外汇避险产品,拓宽企业避险渠道,尽早推出1年期以上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完)

 
 
 相关链接
· 国开行与众金融机构陆续签订衍生工具交易主协议
· 周小川出席并主持国际清算银行亚太特别行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