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纲要(草案)》对经济增长、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制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同时兼顾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我们选取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省市区,看看他们将如何开局。
东部 率先发展
“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摘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上海:做好经济结构调整文章
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上海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着力,做好经济结构调整这篇文章。转变增长方式,核心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举全市之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优势企业、稳定均势企业、淘汰劣势企业;以信息化为基础、金融物流业为重点,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贯穿“十一五”发展始终,实现科学发展。
江苏:科学发展坚持“四优先”
今年江苏要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坚持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四优先”发展方针。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当前重点要在“四个更加紧密结合”上下功夫:一是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二是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三是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更加紧密结合。努力推动“江苏加工制造”向“江苏研发制造”转变。四是企业的主体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紧密结合。
浙江:跨过发展瓶颈乘势而上
浙江处于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期,但也面临来自资源环境、市场竞争、发展失衡等制约,就像面前横着一道坎,跨过了就乘势而上。在这重要关口,必须结合浙江实际,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围绕农民增收,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跳出“三农”抓“三农”,靠工业化、城市化驱动,“减少农民”从而“富裕农民”。二是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三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部 促进崛起
“十一五”期间,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摘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山西: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十一五”时期是山西发展的关键时期,山西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快发展与体制性障碍的矛盾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十一五”的新发展新跨越;以维护群众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根本目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求真务实为基本要求,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设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谱写煤炭经济新篇章。
河南:突出重点加快经济转型
“十一五”期间,河南将把新农村建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要突出抓好的重点。
河南今后的发展要主动加快经济转型,由投资主导型向投资、消费、出口并重转变,由工业主导型向二、三产业协调推进转变,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河南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河南将把发展作为解决农村所有问题的关键,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农村经济繁荣。
湖北: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十一五“时期,湖北将重点围绕推进优质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和现代物流中心区建设,以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为核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坚持改革开放促升级、结构调整促升级,转变增长方式促升级。
同时注意6个问题:一是用有效的方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二是用坚决的措施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三是用坚定的态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用恰当的力度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五是用务实的热情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放在首位;六是用更广阔的视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