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东、中、西部和东北部分省市区谈“十一五”开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5日   来源:经济日报

    西部 推进大开发

    “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摘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十一五”时期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框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实现重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服务业,构建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格局,三峡库区的移民迁建和安稳致富,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广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十五”为西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广西现在重要的是扶持西部产业发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北部湾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布局一些重大产业如钢铁、石化、林浆纸等,使之形成经济优势,开发意义重大。“十一五”期间将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加强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的建设,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其能有较大的改观。

    贵州:发挥地缘区位优势

    实施好“十一五”规划,贵州将正确认识形势和把握省情,把握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别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认识发展是硬道理在贵州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二是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是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锲而不舍地抓好;四是高度重视优势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六是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四川:实现工业强省

    “十五”时期,是四川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好,人民生活改善大的时期。“十一五”期间,四川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今年“开门红”,再创“十一五”发展新辉煌。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和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的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青海:加快工业化发展

    “十一五“期间,青海将把加快工业化作为发展的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推动资源开发由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转变。重点发展西宁、柴达木两个重要工业经济区,加快油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水电和有色金属等产业基地建设,构筑工业发展平台。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培育产业集群和名优产品。

    东北 振兴老工业

    “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摘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辽宁: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振兴

    辽宁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坚持做到经济增长规模、速度和效益不减,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与和谐辽宁建设的步伐。

    结合辽宁实际,以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壮大县域经济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协调、统筹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局面;以体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改革开放中实现辽宁振兴。

    为此,辽宁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吉林: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十一五”时期,吉林将以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和人才兴业战略,全面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吉林将结合实际重点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三是在改革开放中注重创新能力建设,激励自主创新。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解决粗放式经营和环境污染恶化比较严重的问题。五是体现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黑龙江:构建创新发展经济格局

    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黑龙江要增强又快又好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省将在各项事业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强化“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黑龙江将把创新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积极融入经济和社会管理。树立创新发展的先进理念,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彻底扭转靠生产要素粗放投入发展的格局。完善创新发展的推动机制,壮大创新发展的支柱产业,构建创新发展的经济格局。全面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加快以对俄开放为主体的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记者 周巍) 

    1 2  
 
 
 相关链接
· “十一五”规划: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广国产电子产品应用
· 中国规划未来5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点
· 天津市市长戴相龙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
· 科技部部署十一五科技规划编制地方工作会议召开
·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