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天津市全面启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9日   来源:天津日报

    日前,天津市政府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津全面启动。经过五年的试验,初步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求,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天津“三步走”战略和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试验区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校企结合,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为技能型人才走向世界、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探索经验;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工培训制度;探索支持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职教改革试验区将重点实施十大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1所国内一流水平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5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40个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此带动全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围绕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势钢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海运及环保等优势产业,分期分批重点建设50个技术设备先进、专业种类齐全、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

    三是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围绕天津市和环渤海地区的支柱产业和骨干行业以及现代农业,在数控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石油化工、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专业领域,重点扶持 12个工业系统、 5个建设系统、 5个交通系统、 10个现代服务业系统、 2个农业系统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通过职业院校与对口单位联合共建,在 5年内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 50万人,其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超过 40%。

    四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进一步完善并发挥农村三级办学网络作用, 3年内,重点建设 12个有农业区和各县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以及 177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主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继续实施“ 351培训工程”,利用 3年时间,通过开展红色证书、绿色证书、蓝色证书、村干部、农村经纪人 5大培训,使全市郊区 100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

    五是实施社区教育工程,加快建立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社区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化社区、和谐社区进程,各类职业院校以及其他教育资源逐步向社区开放,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五年培训量达到本社区人口的 30%以上。

    六是实施职工素质提高工程,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业培训,着力提高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高级技术工人素质,全市在职职工年培训率达到 20%以上。

    七是实施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程,鼓励职业院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专业,减少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孵化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全市重点建设 100个市级骨干专业,每年评选 30门精品课程,并从中遴选出部分课程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八是实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全市重点培养 200名高水平、高技能“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 2000名骨干教师,引进 1000名具有研究生学位的青年教师。各级职业院校教师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要求,“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 60%。同时,面向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开展理论和技能培训,年培养和培训量达到 5000人次以上。

    九是实施职业指导与创业中心建设工程, 3年内,本市将在全市所有高等职业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分期分批建设 100个职业指导与创业中心。创业中心设立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指导和创业就业服务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其毕业生在完成学业考核合格后,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富有时代特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把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成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热爱劳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严谨求实的高素质劳动者。(记者汪伟)

 
 
 相关链接
· “十五”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之二十四: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
· 解读五中全会《建议》:怎样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
· 教育部部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逐步缓解技工短缺
· 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职教部门抓好四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