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中,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农业发展的首位,在稳定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断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打造优质农产品。据统计,全省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农业增加值、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农产品出口额、肉蛋、水产品、蔬菜、水果、油料产量创8项全国第一,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每年达7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33%以上。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以前走的是靠天种植、粗放型经营的农业发展路子,农业科技含量低,这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科技投入的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高效发展,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把实施“种子工程”作为高效、优质农产品发展的基础,是山东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该省11年投入资金3.6亿元,创新和引进种子资源3000余份,培育新的种系270多个,培育的小麦、玉米、花生等新品种均创造过全国最高单产纪录。由农民育种专家李登海选育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连续四次创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推广面积2.26亿亩,增产玉米244.5亿公斤。该省还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优质农产品品牌,知名的如寿光蔬菜、山区干果、烟台水果、胶东海珍品等。截至目前,全省拥有经国家认定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1650个,居全国前列。
龙头企业成为优质农产品的有效载体,是山东农业发展的第二大亮点。该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业110”和科技特派员等多种推广模式,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实施。目前,全省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357家,其中国家级的有45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3000多亿元,带动农户980万户。聊城凤翔、诸城外贸等150家龙头企业年出口额均超过千万美元。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是令山东农业骄傲的又一大亮点。该省10年来共取得重大海洋科技成果1500项,其中28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全省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海带、对虾、扇贝养殖为重点的三次海水养殖业革命,无不得益于科技的创新与突破。
近年来,山东又以鱼类养殖为标志,加快了海洋农牧化进程。名贵品种大菱鲆原产于欧洲,该省科研人员经过5年的研究试验,终于突破育苗关,使山东成为大菱鲆的第二故乡,形成年产值30亿元的产业规模。前不久,国家海洋科学中心落户青岛,必将大大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记者孙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