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极地测图已经跃升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4月7日电(记者张继民、黎昌政)7日在武汉大学结束的“南极考察地区基础测绘项目验收会”提供的材料表明,“十五”期间,我国极地测图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42幅,而且在内容上一再填补国际和国内空白,从而使我国极地测图跃升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42幅地图成果有普通地图13幅、专题地图2幅、影像地图22幅、电子地图2幅、锚地海图3幅,覆盖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上面标注的由中国人命名的地名300多个,均获得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承认和公布,彻底改变了南极地区地名没有中国人命名的历史。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介绍说,上述有些地图成果完全属于世界首创,例如1999/2000年度,我测绘人员进入格罗夫核心地区直接进行人工测图,获得了世界上首幅在南极内陆冰原人工测得的1:2500地形图,覆盖面积110平方公里。2004/2005年度,我国测绘工作者又闯进南极冰原,首次测得南极冰盖最高点即冰穹A后,绘得有史以来这个地区第一幅冰面地形图,覆盖面积达70平方公里。

    种类多样、实用价值高是我国极地地图编制出版的一大特色。《南极洲全图》以二维图形图像可视化方法表示了岩面地形、冰面地形、裸岩分布、考察站、南大洋海底地形等要素,它是目前国内唯一最全面的南极洲影像地图。该幅地图获得了2005年国际制图学会杰出制图奖。新出版的《北极地区图》在我国北极考察中也很快派上用场,受到好评。(完)

“十五”期间我国极地基础测绘成果丰硕

    新华社武汉4月7日电(记者黎昌政、张继民)“十五”期间,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南极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我国极地基础测绘取得丰硕成果,促进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快速发展。

    编制了形式多样的极地地图。统计表明,我国在南极的地图覆盖面积已达到近20万平方公里。所编制地图包括满足我国极地考察需要的各类线划地图、影像地图和专题地图等,在极地测绘中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包括东南极拉斯曼丘陵航测地图、内陆冰盖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测绘成果,是支撑极地冰川学、地质学、环境监测等多学科考察的基础空间数据平台。特别是格罗夫山蓝冰分布图的制作,对我国科考人员寻找陨石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另外,在中国南极中山站、长城站和格罗夫山等地区,布设了大量永久性测绘标志,命名了许多地名,增强了我国对国际南极事务的影响。

    找到并测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在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期间,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派出考察人员,克服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在预定的时间内进行上千次卫星定位,最后成功地测定出南极冰盖最高点地理位置和高程:南纬80°22′00″、东经77°21′11″,大地高程4093米。这是人类首次实地测得的南极冰盖最高点,为我国即将在冰穹A建立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奠定了基础。

    打造了南极科学研究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由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持研发的《基于GIS的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起点高、功能强、稳定性好、易操作等特点,已在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管理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极地科研项目申报和审批、考察数据和资料汇总等都在该系统平台上进行,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业务管理。(完)

我国测绘人员发现南极大陆在向南美方向运动

    新华社武汉4月7日电(记者张继民、黎昌政)我国测绘人员通过1997年至2005年的精确观测,首次获得了南极板块运动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南极大陆总体上在向南美方向运动。

    记者从7日在此间举行的“南极考察地区基础测绘项目验收会”上获悉,1997年1月,我国在中国南极长城站设立了GPS卫星观测站;1998年12月,我国又在中国南极中山站设立了GPS常年卫星跟踪站。这两个卫星站的设立使我国能持之以恒地监测南极地壳运动情况。

    观测表明,地处南极半岛的长城站地区,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向美洲大陆稳定运动的趋势,平均年运动量为18.50毫米。地处东南极的中山站地区在水平方向呈现向西南运动的趋势,东南极年均运动量为8.70毫米。从地壳运动的幅度看,西南极大于东南极,南极半岛又大于南极其他地区。研究人员认为,这与南极的地质构造是一致的。东南极是比较稳定的前寒武纪地质,西南极地形复杂,有海底火山运动和裂谷运动,在南极半岛地区地质活动更为激烈。

    综合利用其他国家GPS观察站的观测资料,经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我国科学家得出南半球各大板块的整体运动图像:太平洋板块向西北运动,纳兹卡板块向东北运动,非洲板块向东北运动,南极板块向南美运动,澳大利亚板块背离南极板块向北运动。

    澳大利亚板块运动情况最为特别。大约在5000万年以前,澳大利亚板块就开始以每年7厘米至8厘米的恒定速度背离南极板块,至今仍是如此。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板块上设立的GPS观测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完)

 
 
 相关链接
· 测绘局确定2006年工作要点 将强化测绘成果应用
· 测绘局将实施乡村用图保障工程 5年实现一乡一图
· 测绘局等八部门将对网上违法地图进行专项整顿
· 测绘局局长表示我国首颗测绘卫星有望08年升空
· 测绘局关于开展06年测绘资质年度注册工作的通知
· 测绘局就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