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东改善水库移民的发展环境 破解水库移民难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9日   来源:人民日报

   一排排新楼伫立,一条条水泥道纵横,村前篮球场,村后小花园……连日来,粤西春雨绵绵,记者走访了七八个水库移民新村,所到之处,看见的是村民们一张张心满意足的笑脸。“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楼房!”广东廉江市石角镇曲江村的“老上访”吴华生激动地对记者说。

    广东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158.03万多人,安置在农村的水利老移民107.7万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移民安置区普遍存在“七大难”:吃粮难、交通难、用水难、用电难、通讯难、读书难、看病难。长期以来,处理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按人数比例分钱到户,结果是“撒胡椒面”,解决不了移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从2003年起,广东省政府每年投入3.6亿元,改善水库移民的发展环境,不再把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作为工程建设包袱、把压缩移民经费作为降低工程造价手段,而是把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经费纳入除险加固工程概算,并给予工程同等比例补助。

    与此同时,广东省提出了“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整村推进移民危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相应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点燃了水库移民建设新农村的希望和热情。

    廉江市石角镇相古坑村,是湛江地区有名的“特困村”。按照“群众自筹、政府补助”的原则,相古坑村群众硬是在1个月内统一了思想,集齐了资金,主动要求列入移民村试点。40多年未能改变的贫穷小山村,仅仅用1年多时间就旧貌变新颜。60户人家建起楼房,并配套建设了自来水、硬底化村道、文化楼、篮球场、戏台、宣传栏、绿化美化设施等,改变了过去农村建房无规划、污水横流、杂乱无章的状况。新村建好第一年,有7位“光棍”娶了媳妇,3位老婆跑掉的村民又喜结连理。

    据统计,广东省水利老移民到省上访人次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最高峰时占全省年总上访人次的73%,下降到连续数年不足1%。

    广东省水库移民办公室主任曾建生表示,“一村一策”解决水库移民贫困问题,能够集中资金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移民有了安居乐业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才有信心和能力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到2005年6月底,广东省已完成535个自然村、26370户、122150人的住房和村容村貌的整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移民遗留问题;从今年开始,广东省计划以年均400个村、1.8万户、8万人的速度,解决水利移民问题,用10至15年时间全部解决107.7万水利老移民的遗留问题。(记者 赖寄丹)  

 
 
 相关链接
· 广东省开展"春耕服务月" 清理农资生产经营企业
· 广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取得五大显著成就
· 广东教育厅出台《规定》 高校校务实行公开制
· 广东省物价局2005年查出价格违法案件2199宗
· 广东召开基层信访工作现场会要求建四级信访网络
· 广东森林防火指挥部发紧急通知要求清明注意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