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黑龙江省垦区职工2005年人均生产粮食34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4月9日电(记者范迎春)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2005年职工人均生产粮食34吨,高于15个发达国家人均生产粮食25吨的平均水平。

    黑龙江垦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机械化水平高。目前,垦区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全垦区共拥有农机总动力41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39万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6万多台件,大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8000多台,农用运输车4000多台,可进行农业运输的载重汽车7200多台,排灌动力机械5万多台,农用飞机30架,作业机场54处,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的领头羊。

    多年来,黑龙江垦区把标准化应用到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标准化覆盖率达10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成为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标志。同时,垦区在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繁育、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突破100亿公斤,人均产粮34吨;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粮90亿公斤,粮食商品率达90%。(完)

 
 
 相关链接
· [调整结构惠农]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
· [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奖励产粮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