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姚润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344.83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19日在此间联合召开 “2005年度及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发布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文哲介绍说,去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6.85%,食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达6299.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08%,占全国工业经济份额9.48%。
与此同时,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19899.94亿元,比上年增长26.78%,产品销售率98.55%,产销衔接良好;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3365.26亿元,其中实现利润1234.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三成。
今年一季度,全国食品工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据最新统计,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8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4.92%。完成工业增加值1794.6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1.42%,为食品工业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牛建国表示,食品工业作为轻工业中的重要产业,在服务“三农”、出口创汇、扩大就业、满足国内需求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发展改革委将加快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食品工业;大力推进节约生产、环保生产、循环经济;鼓励和扶持具有自主知名品牌的大型食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完善有关税收等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在出口配额、出国参展、设立境外营销机构、跨国投融资、检验检疫等方面给予自主知名品牌更多的支持和服务。(完)
今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将呈现五大特点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姚润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文哲19日表示,今年我国食品工业主要行业的发展态势将呈现五大特点,部分行业的竞争依然剧烈,兼并、重组浪潮将不可避免。
王文哲是在此间举行的“2005年度及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具体分析了今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将会呈现的五大特点。
--肉和肉制品供应将稳步增长,鲜牛、羊肉消费量增加,质量、卫生、安全成为影响肉和肉制品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禽流感”“疯牛病”“口蹄疫”等全球性疫情得到控制,人们对肉制品消费信心增加,猪、牛、羊和禽类的消费量将逐渐上升。
--乳品工业产品竞争加剧,产品结构的转化、升级步伐加快,乳品企业将掀起以资本和市场为纽带的整合浪潮,挟品牌优势的产业巨头,将对占有区域市场和局部奶源优势的中小企业进行整合,“啤酒收购大战”的烽烟,将在奶业重演。
--饮料酒制造业将呈现较为强劲的发展趋势。由于国家决定将白酒从量消费税降低5个百分点,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白酒企业税负过重的压力,使大型骨干企业盈利能力略有增加,对于企业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市场优质白酒产品供应总量将有所促进。啤酒业品种将更加丰富,纯生啤酒、无醇啤酒、鲜酿啤酒、黑色啤酒、果蔬味啤酒等特色产品比重加大,罐装啤酒比例下降,普通啤酒的价格竞争依然激烈,平均吨酒利润增幅不大。
--调味品系列化和高档化趋势明显,调味品企业质量改进和品牌建设意识空前高涨,产品包装和宣传推广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将会有很大提高。
--由于食糖价格高涨,以食糖为原料的食品企业在工艺技术上着力转化以淀粉糖替代食糖,以减轻成本压力,淀粉糖生产企业面临有利发展时机,同时,对促进玉米等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极为有利。糖果产量预计有小幅增长,中高档产品比率继续提高,特别是巧克力,仍将大幅增加。由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生产企业总数将有所减少,致使生产更趋集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