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6时,山东省青岛市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活动大厅里气氛热烈———300多名外来工不仅领到200多册书籍和杂志,还聆听了由心理专家主讲的《生殖健康及关爱》讲座……原来,这是青岛市总工会在这里举行“共同的家园”系列活动。
“共同的家园”是青岛市为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而打造的工作服务品牌,主要围绕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这个中心开展系列活动,其具体实施主要依托青岛市工人文化宫和青岛市第二工人文化宫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工作服务站”。
据悉,“共同的家园”系列活动一是着力于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对农民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礼节、礼仪、礼貌等教育,引导农民工养成文明做人、依法做事的良好行为习惯。二是着力于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技能素质。通过为农民工提供各种科学文化书籍,定期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建筑工地夜校等,不断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三是着力于帮助农民工陶冶情操,强身健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
为此,青岛市总工会专门建立了一支以工会干部为主、专家学者为辅、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利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知识就是力量———每周一讲”活动阵地,定期举办面向农民工的各种知识讲座,或上门为农民工进行讲座和技能培训,开展“流动课堂”活动。同时,以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阅览室为依托,向农民工免费开放阅览室,并积极组织书源,定期、定时地为农民工送书上门,定期轮换,开展“流动书箱”活动。
据了解,“共同的家园”系列活动自去年开展以来,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有效消除了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并不断提高了自身整体素质。今年,青岛市总工会又确定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共同的家园”的主题,并专门创作了活动主题歌,邀请有文艺特长的农民工共同出演,努力使“共同的家园”成为服务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金字招牌”。(记者 杨明清 通讯员 张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