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16日电(记者 周梦榕、张建松)三年前,当三峡水电在0.003秒内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上海时,上海正处于极度“电力饥渴”状态。当时,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受拉闸限电的影响,一个月的损失高达1000万元。
这家公司的营运副总裁高周妙对那一时刻记忆犹新。他们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每天用电约1.1万度。“我们公司是确保供电名单上的‘重点企业’,但也遭受了两次拉闸的打击。”
“三峡电不仅像三伏天里的及时雨,及时缓解了上海电力紧张的燃眉之急,而且今后将直接参与华东电力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全国电力市场的形成。”著名电力专家、上海大学教授言茂松说。
“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三峡工程将千百年来白白流走的水能变成巨大的电能。2003年,水库蓄水135米后,当年发电86亿度。到目前,三峡工程共发电1098亿度。
源源不断的三峡电,就像奔腾不息的江水,流入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共八省二市,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江西、安徽、重庆。三峡电力为半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日夜输送着能量,缓解着“电荒”,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好处。
三峡水电还为平抑电价做出了贡献。三峡水电输电半径达千公里的国家级网络已经形成,与华中、华东、西南电网已联成跨区的大电力系统,电力错峰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用电需要;同时,三峡工程的上网电价为每度电0.25元,水电的廉价平衡了火电的高价,最终降低总体电价,让老百姓受益。
三峡的“清洁水电”在为半个中国输送电力的同时,还为子孙后代保留了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蓝天和洁净的水源。26台机组的电量相当于10个装机容量20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由于三峡工程提供大量清洁能源,每年可减少煤耗4000万——5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00万吨,少排一氧化碳1万吨和大量工业废水。
目前,三峡工程左岸电站14台机组已全部投产。这些机组在枯水期“吃不饱”的情况下每天的发电量约1亿度,相当于首都北京每天的总耗电量,在丰水期日均发电可高达2.3亿度。三年后水库蓄水到175米时,26台机组全部运转起来的平均年发电量将达到847亿度。三峡水电站将和各地区的火电站和水电站群一起,为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崛起增添动力,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经济发展的成果。(完)
三峡大坝77孔学问深
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16日电(记者 张先国)从下游方向看大坝,飞舞的白练从大坝孔中腾空而出,划出优美的弧线。走进大坝,会发现坝体上层层叠叠的孔。
三峡大坝共有77个孔。泄洪坝段布置了三层孔,从上层往下,依次叫溢流表孔、泄洪深孔、导流底孔,共67个孔。左右电厂厂房坝段设置了7个排沙孔、3个排漂孔。
现在,大坝最上一层有22个净宽8米的溢流表孔,堰顶高程为158米。表孔用于泄洪时,将形成巨大的人工瀑布。
第二层是23个7米宽、9米高的泄洪深孔,底部高程为90米。泄洪深孔将是今后使用最多的孔,当发生千年以上洪水时,深、表孔将同时泄洪。今年汛期已至,最近几天已开了两个深孔泄洪。
最下一层有22个6米宽、8.5米高的导流底孔,它们在导流明渠截流时已没入水下。在2003年蓄水至135米时,导流底孔全部关闭,今后也将不再打开。
至于7个排沙孔,除担负防淤功能外,也担负着汛期泄洪的作用。3个排漂孔,是为保护发电而设的,其中2个也可兼作泄洪。
为何要设计这么多层次复杂的孔呢?它们都有什么功能?设计大坝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称,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效益,三峡天然河段洪水量大和落差大,而大坝担负着拦蓄洪水、调蓄水位的功能,大坝必需有一定规模的泄洪能力,因而采取了混凝土重力坝泄洪坝段设深、表孔的方案。
对于孔的布置,设计者煞费苦心。他们从缩短泄洪坝段长度、利于左侧电站布置、减少工程量等综合因素比较,选定了现在的布置方案。孔口的高程、大小、数量选择也有一番讲究,既要考虑中下游防洪调度、水库排沙、坝体应力和结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闸门、启闭机制造和应用等诸多因素。
大坝77个“孔”学问深奥,个中充满无数的演算、试验、绘制和推敲修改。就是这些精细与认真,铸就了三峡大坝耀眼的辉煌。
今后的三峡,不仅有山川壮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世界著名的水电工程景观。三峡将与周边的张家界、武当山、神农架联为一体,构成世界一流的观光休闲胜地。(完)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个“环保工程”
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16日电(记者皮曙初、张琴)峡江流水清澈,两岸绿草如茵。巍峨雄壮的银色大坝下,左岸是环保公园,右岸是一个截留纪念园,到处郁郁葱葱、花香鸟鸣。如果不是右岸大坝上还有高高耸立的塔吊,干净的马路上不时有挂着工地牌照的车辆穿行,人们很难看出这是一个正在紧张施工的超级工程建设工地。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开工之日起,就确立了“环境与工程建设同步”的原则,努力将这个全球超级工程打造成一个环保工程、生态工程。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科学环保部主任孙志禹告诉记者,三峡工程建设期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着严格的控制。比如,数量庞大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也会产生数量庞大的废水,这些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而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废水,处理之后又进行了重复利用;工程原有的大部分植被不可能保留,还会形成新的边坡和水土流失,在施工中,要求水泥、沙石必须封闭运输,对施工现场的植被要及时恢复。如今,在15.28平方公里的施工工地上,几乎没有一片裸露的泥土,几乎看不到尘土飞扬的景象。
据悉,三峡工程动工以来,仅在工程建设方面的环保投资就有近10亿元。
除坝区外,库区的环境保护和灾害治理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峡水利枢纽在建设过程中及运行后,对流域水质、泥沙、地质灾害等采取了一系列监控和改善措施,加上国家近年在库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岸坡绿化带工程及危岩与滑坡灾害的预防与治理,三峡库区的生态与环境总体良好。按照规划,2001年到2010年政府将投入近400亿元巨资治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分阶段建设150多座污水处理厂、170多座城市垃圾处理场,三峡库区的污水及垃圾处理率将达到85%以上。
长期参与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专家谢修发说,作为三峡工程第一功能的防洪功能,其环境效益是不可估量,也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三峡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对大气是一种有效的保护。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峡工程对环境方面的影响都在意料之中,都在控制范围之内。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展和三峡地区环境的改善,长江三峡将会成为一个更加舒适宜人的风景名胜。(完)